![]()
![]()
近日,金普新区老牌医疗器械企业鑫海合星科技(大连)有限公司研发的消融电极(电凝切割器)产品成功获批,成为辽宁省首个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据悉,该产品审评审批仅用时6个工作日,较法定时限压缩95%以上。这是辽宁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度创新、大连市区协同、金普新区服务站四级联动、精准服务的成果。
![]()
据介绍,省药监局以“鼓励医疗器械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思想,聚焦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成果转化慢、审批周期长”的核心需求,以政策供给破解发展难题。在《辽宁省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注册工作程序》等政策制定过程中,明确将“拥有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具备显著临床价值”“列入省级科技重大专项”等类型产品纳入创新及优先注册通道。
为主动响应持续创新、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积极践行区域产业升级使命,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扛起统筹规划核心职责,以前瞻视野锚定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痛点,提前调研、科学布局,牵头搭建多方协作框架;金普新区管委会则主动牵头、靠前推动,将服务站建设列为区域重点民生与产业工程,全程盯办、高效协调,联动各方破解筹建难题。
今年8月,在省药监局与金普新区管委会的共同推动下,共建“医疗器械创新大连金普新区服务站”。该服务站依托省药监局政策指导与金普新区产业资源,由大连双D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日常运营,构建“政策咨询-申报指导业务培训-信息反馈”四位一体服务体系,重点辅助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前置服务,压缩企业注册申报周期,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
鑫海合星的消融电极产品,凭借“加强绝缘防漏电”“兼容0.3MHz-3MHz高频设备”等专利技术,精准契合政策要求。对此,服务站工作人员全程跟进,从产品研发阶段的技术指导,到注册申报的材料梳理,再到审评审批的实时对接,提供“一站式、全链条”帮扶。省药监局相关部门按规定时限同步推进技术审评、体系核查、检验检测等工作,审评、核查、检验各环节无缝衔接,真正让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度”。
这种“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将政策中的“前置服务”转化为企业可感知的精准支持,打造高效审评“绿色通道”,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压缩周期,推动创新成果快速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为医疗器械产业注入持续动能。未来,医疗器械创新大连金普新区服务站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助力更多优质医疗器械产品开花结果。
本条新闻由金普新闻编辑制作
文/图:徐菁 通讯员 韩雨轩 徐晓霖
编 辑:吕学琦
美 编:吕学琦
责 编:宋子光
信 源:金普融媒

喜欢就请转发、扩散、点赞、在看,精彩继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