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被遗忘的民国大师:抗战时从沦陷区抢出大量古籍,还撑起台北故宫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被遗忘的民国大师:他抢救古籍于战火,还撑起台北故宫





一个国家的文脉,比它的命脉还要重要。”这句话放在今天,听起来像是一句充满仪式感的口号,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却是某些人拼上性命去践行的信仰。1937年,日军步步紧逼,南京危在旦夕,许多人忙着逃难,而有一个人却逆行而上,带着一批珍贵的古籍,硬是从战火中抢了出来。

这批书,后来成了台湾“中央图书馆”的根基,也成了中国文化命脉的一部分。

这个人叫蒋复璁,一个在历史书里少有人提起的名字。



为什么会这样呢?

要说蒋复璁的故事,得从他出生的那个书香门第说起。1898年,他出生在浙江海宁,家里不是普通的富裕,而是那种“既有钱又有文化”的名门望族。

从小就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儒家经典不离手,后来考进北大哲学系,学的也是最顶尖的学问。

但真正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是1920年,他的堂叔蒋百里给他介绍了一份图书馆的兼职工作。



本来只是想挣点零花钱,没想到一头扎进图书馆的世界,就再也没出来。

他从北平图书馆的编纂做起,天天和成千上万本书打交道,整理分类,研究目录,硬是把中国传统书籍的分类体系摸了个透。1929年,他写了一篇论文,专门研究中文图书的分类问题,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现代图书馆学研究。

后来,他去了德国柏林大学深造,顺便在普鲁士邦立图书馆实习,见识到了真正现代化的图书馆是什么样子。

回国后,他就赶上了一件大事——国民政府要在南京重建国立中央图书馆,而他,成了这个图书馆的总负责人。

图书馆这东西,在今天看起来是件很普通的事,但在当时的中国,可不是那么回事。

中国传统的藏书,多半是私人收藏,或者皇家秘藏,普通人根本没机会接触。

蒋复璁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宣布:中央图书馆向公众开放,让书籍真正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财富。

但这只是个开始。

真正的挑战在于,中国的图书馆体系几乎是从零开始,既没有成型的管理制度,也没有现代化的分类方法。



蒋复璁一边筹建馆舍,一边整理古籍,还想尽办法出版珍贵书籍。

他盯上了《四库全书》,决定挑选其中最精华的部分,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出版。

这不仅是学术界的一大壮举,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一次机会。

但就在这时,战争爆发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成了日军的进攻目标。

眼看中央图书馆的馆藏随时可能毁于战火,蒋复璁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书抢救出去。

于是,他带着一队人马,把能搬的书全都装上船,沿着长江一路向西撤离。

一路上日军轰炸不断,船只几次险些被击中,但他们仍然坚持前行,最终抵达重庆。

在重庆的日子并不好过,战时物资紧缺,图书馆的经费更是少得可怜,但蒋复璁依然坚持整理书籍,并在后方建立了多个地方图书馆,让文化的火种在战火中延续。



他甚至还想办法从海外收购中国古籍,把那些流落异乡的文化遗产带回国内。

等到抗战胜利时,他已经成了中国图书馆界的传奇人物。

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台湾,蒋复璁随之去了台北。

他不只是个人过去了,还带走了一批珍贵的书籍。



这些书成了台湾“中央图书馆”的基础,也成了中华文化在台湾的延续。

但这还不是他的最后一项事业。

随着故宫文物随国民政府迁台,如何安置这些国宝成了一个大问题。1965年,以北京故宫为蓝本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落成,而蒋复璁成为了第一任院长。

他深知,博物馆不只是展览的地方,更是研究的中心。

因此,他推动台北故宫建立学术体系,整理馆藏,出版研究成果,还创办了学术期刊,让这里成为真正的文化研究机构。



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和书打交道。

无论是战火中的抢救,还是台湾的重建,他都把文化的延续视为自己的使命。

但讽刺的是,这样一个在中国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上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今天却很少有人记得。

有人说,历史是不公平的,它会遗忘那些没有站在聚光灯下的人。



但也有人说,真正的贡献,不在于被多少人记住,而在于它是否真正改变了世界。

蒋复璁的名字或许被遗忘了,但他守护的那些书,那些文物,那些文化的根,却依然在影响着今天的世界。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苏群:杨瀚森打G联赛如果一场30分钟不累,便可以适应NBA强度

苏群:杨瀚森打G联赛如果一场30分钟不累,便可以适应NBA强度

林小湜体育频道
2025-11-18 00:33:31
哪些弦外之音是你多年后才醒悟的?网友:好多都没听出来,没眼力

哪些弦外之音是你多年后才醒悟的?网友:好多都没听出来,没眼力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5 00:05:16
为躲避战乱,几百个汉人“藏”在云南山洞300多年,已繁衍9代人!

为躲避战乱,几百个汉人“藏”在云南山洞300多年,已繁衍9代人!

史之铭
2025-11-14 20:49:40
官宣,男篮名宿上任,37岁,担任总经理,曾被前妻卷走资产

官宣,男篮名宿上任,37岁,担任总经理,曾被前妻卷走资产

乐聊球
2025-11-18 11:00:43
中方提前拒绝高市早苗,说明对日本新政府已不抱任何希望

中方提前拒绝高市早苗,说明对日本新政府已不抱任何希望

吃货的分享
2025-11-18 10:24:01
炸裂!福建一社区要求小学各班级订阅经济报?教育局回应

炸裂!福建一社区要求小学各班级订阅经济报?教育局回应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8 06:10:03
震惊!一女子上厕所时玩手机致盆腔脱垂,网友:此生嫁给卫生间了

震惊!一女子上厕所时玩手机致盆腔脱垂,网友:此生嫁给卫生间了

火山诗话
2025-11-16 09:28:16
别以为日本现在不敢对中国开战,赌国运是他们千年来一贯操作!

别以为日本现在不敢对中国开战,赌国运是他们千年来一贯操作!

阿胡
2025-11-16 12:08:43
终于,一场对网贷高利贷的严控要来了!

终于,一场对网贷高利贷的严控要来了!

深度报
2025-11-17 22:51:13
拥有16块腹肌的“最帅双胞胎”爆火,一夜登上广州必吃榜

拥有16块腹肌的“最帅双胞胎”爆火,一夜登上广州必吃榜

陈天宇
2025-11-18 01:18:04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4原则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4原则

39健康网
2025-11-13 10:36:12
全运会:王曼昱打疯了!狂轰3-0横扫世界冠军,蒯曼惨败被零封

全运会:王曼昱打疯了!狂轰3-0横扫世界冠军,蒯曼惨败被零封

全言作品
2025-11-18 11:02:27
中央定调,退休新政落地,1969年以前出生人员,延迟更加受益吗?

中央定调,退休新政落地,1969年以前出生人员,延迟更加受益吗?

历史求知所
2025-11-17 11:20:03
两年新增 20 万女骑手?到底是谁把中国女人,逼成了外卖员?

两年新增 20 万女骑手?到底是谁把中国女人,逼成了外卖员?

知鉴明史
2025-11-15 21:31:17
误会成顶流,“大湾鸡”火爆全网彻底出圈!广东人:万万没想到

误会成顶流,“大湾鸡”火爆全网彻底出圈!广东人:万万没想到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7 18:08:26
苏州市委书记履新首周调研大运河保护:抓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苏州市委书记履新首周调研大运河保护:抓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澎湃新闻
2025-11-18 12:24:27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0 00:05:03
一个亿人口的东北,为啥一年只生出35万娃?真相比你想的更扎心

一个亿人口的东北,为啥一年只生出35万娃?真相比你想的更扎心

青眼财经
2025-11-14 21:32:09
索马里海盗最丢脸的抢劫:挟持货船2年无人赎,还要养22名人质

索马里海盗最丢脸的抢劫:挟持货船2年无人赎,还要养22名人质

谈史论天地
2025-10-23 13:42:01
A股:今天,11月18日,市场为何迟迟不大涨,在担心什么?

A股:今天,11月18日,市场为何迟迟不大涨,在担心什么?

明心
2025-11-18 11:20:12
2025-11-18 13:08:49
抽象派大师
抽象派大师
开心每一天
876文章数 1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头条要闻

超市被员工偷到倒闭 收银员给1700元商品结账仅1元

头条要闻

超市被员工偷到倒闭 收银员给1700元商品结账仅1元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4条线路、5大亮点……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红叶之旅”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数码要闻

三个月暴涨超3倍:三星16GB DDR5内存价格在韩国失控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韩国提议举行朝韩军事会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