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子
大6座SUV,17.38万起,银河M9的4万订单,击穿了大6座SUV的底线。当传统车企以“革命者”的身份袭来,以理想为首的新势力们又该如何防守?
文丨曹羽昕
图片丨网络
“2022年发布理想L9的时候,我觉得那真的是一个全世界最卓越的产品。到了今天2025年,能看到至少有5个以上的企业是因为当时理想L9的成功,在打造跟理想L9相同的产品。”
汽车市场对先行者的认可被“抄作业”的一众车企展现的淋漓尽致,当然,这一现象背后也赫然写着两个大字:威胁。至少,当李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想必已经感知到了理想所面临的危险。
![]()
9月17日上市的吉利银河M9也印证了这一点,这款定价17.38万~23.88万元的大六座增程SUV,仅仅用了24小时,就抄了理想的“家”。而究其根本,还是传统车企在这几年不断模仿、学习的过程中,抓住了大型SUV市场的热销逻辑:大6座+大空间+大冰箱大彩电+高智能+舒适满配+大电池混动,可以分分钟复刻一个“爆款”出来。
![]()
当银河M9把高通8295芯片、激光雷达、双腔空气悬架等50万级配置,塞进20万级定价的车身,意味着传统车企从跟随到超越的战术逐渐起效,理想打造的大6座“家文化”以及其引以为傲的“价值定义权”正在崩塌。更严峻的问题是,一旦这样的思路被越来越多传统车企“复刻”,以理想为首的新势力们或将被逼入“穷巷”。而传统车企与新势力之间的新战争打响,理想们到底该如何破解这场“生死局”?
01
传统车企“抄作业”成功
要说中国汽车市场上大6座的“鼻祖”,理想汽车当仁不让。当初对市场走向以及中国汽车消费者需求趋势的预判成功,让其在大型SUV市场混得风生水起。只不过,在汽车市场,先行者走的每一步路,背后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毕竟,那些鲜花与王冠,谁不想戴一戴?这一点,就是引领了电动车市场的特斯拉,也无法改变。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对大6座SUV的需求仍在不断释放,虽然理想汽车过去几年让大家感受到了“移动大空间”的魅力,但消费降级之下,大多汽车消费者还是希望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高品质的用车体验。恰巧的是,过去几年,传统车企也逐渐研究出了理想汽车的成功逻辑。于是,猎杀时刻来临。
![]()
问界M8上市以来累计大定超过8万辆,爬产完毕后,6月计划交付2-3万辆;腾势N9 3月上市后 ,连续8周交付破千;领克900上市首日订单突破1.2万辆,截至5月10日,其累积订单已达5.8万辆;深蓝S09,在5月拿下超过2万个大定订单。最新上市的吉利银河M9预售阶段短短24小时拿下超4万订单……这些数据都指向了一个现实:吉利等传统车企“拆解”了理想等新势力的成功逻辑,并结合自己的“战术”向着这些新势力们挥刀革命。
02
被三大“战术”围攻的理想
理解了底层逻辑的传统车企,自然要抓住这波反攻的机会。于是,一场大型SUV平权运动就此开启。简单来说,这是传统车企最擅长的三大“战术”:配置平替、渠道渗透以及技术容错。2025年以来,L9的月销量一度下滑至5000辆以下,这并非是因为其产品实力出现了“倒退”,而是在传统车企“配置平替”战术之下,理想汽车原有的吸引力,必然会大打折扣。就拿这次迅速抢占用户心智的银河M9来说,5.2米车长、3030mm轴距与理想L8基本持平,第三排腿部空间 860mm甚至比理想L8还超出10mm;CLTC纯电续航230km、综合续航1500km,直接以15%和20%的续航优势领先理想L8。更关键的是,给了这么多东西,人家的起售价才17.38 万元起。用理想L8一半往上的价格,得到和理想L8一样的体验,这样的“半价”体验,显然性价比已经“拉满”。
![]()
另外,即便理想这几年一直在拓展门店,但其主要覆盖的还是一、二线城市的高端商场,而传统车企更擅长布局下沉市场。就拿吉利银河来说,截至2025年8月,银河品牌门店数量突破900家,覆盖85%的地级市,计划年底前再增300家。渠道渗透率越来越高,银河M9的到店转化率大概率会比理想L8更高。而且,传统车企不爱执着于“高端定位”,主打一个用户需要什么就造什么。所以,当银河M9专门推出100km超短续航版本,并将入门价压至15万元以下的时候,在精准捕捉多类型用户这件事上,理想等依赖单一产品线的新势力就很难跟随了。
![]()
而且,传统车企本身就有多路线布局,抗风险能力也比理想这种技术路线单一的车企更强。比如吉利现在是多技术并进的策略,而理想主要押注的还是增程这个单一路线。以上种种都意味着,传统车企在全产业链控制力上,比理想等新势力优势更大,吉利自研的雷神EM-P超级电混系统,通过核心部件国产化实现了非常高的成本降幅,2025年2月上市的银河L6 EM-i甚至将起售价压到了7.98万元,而理想增程系统仍依赖外部供应商,核心部件采购成本无疑会更高。
在传统车企三大“战术”的围攻之下,理想等新势力很难持续保持领先优势。说白了,当消费者用“半价”就能买到原本大几十万才能买到的大尺寸SUV时,越来越多用户将会流向传统车企的怀抱。8月销量数据显示,曾占据家庭市场半壁江山的理想L8同比下滑51.81%,而吉利银河品牌同期销量达11.07万辆,同比暴涨173%。相信,这样的数据,已经足以证明理想的艰难处境。
03
“理想们”是时候建立“护城河”了
从“思路领先”到“贴身肉搏”,理想等新势力的“困局”肉眼可见。虽然曾经的“鼻祖”未能躲开被传统车企围剿的命运,但这并非意味着,传统车企可以将理想等新势力彻底“干掉”。当然,前期是,理想们意识到了如今的严峻形势。以理想为例,过往,理想的核心优势主要集中在场景定义、用户运营与智能化迭代三大领域,而现在,“小桌板+车载冰箱”的组合已经不再稀奇。银河M9不仅复刻了这些配置,还新增了后排座椅按摩、车载投影等功能,将场景体验从“实用”推向“舒适”。这意味着,理想的场景壁垒正被逐步侵蚀。
而理想曾经引以为傲的智能化,也在传统车企的快速追赶中逐渐失去领先优势。“技术采购+合作研发”的路线,为传统车企打开了竞争思路。银河M9搭载的 Flyme Auto 2.0系统,语音响应速度1.2秒,支持无图NOA智驾,硬件配置甚至可以与小鹏G9持平。吉利与华为的合作已经进入深水区,2026年推出的银河M10将搭载华为ADS 3.0,而理想自研的MindGPT-3o系统仍在测试L3级功能。从“领先一代”到“贴身肉搏”,理想必须接受这一现实。
![]()
如果理想等新势力能够接受当下现状,那么未来的“破局”思路也清晰可见。现在,理想已经在加速场景迭代。9月推出的L8 Max版就新增了“亲子交互系统”,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儿童座椅调节、播放定制化儿歌。当然,这种“微创新”是不具备太多杀伤力的。理想汽车接下来想要扳回一局,还是得把思路放在情绪价值、AI技术、品牌等多个能够产生差异化竞争的方面。
比如,能不能在技术上进展更快一些?能不能把服务做得更好一些?能不能把自己打造成自主品牌里的“新招牌”?目前,小鹏XNGP的接管率已降至0.03次/千公里,较银河M9的1.2次/千公里领先两个量级;网传理想之前有计划2026年量产自研XPM功率模块,通过二合一集成设计降低45%芯片面积,如果能够在底层技术上建立壁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突围方案”。而理想MEGA如果能够持续在50万元以上豪华MPV领域保持销量冠军的地位,也将会为理想构建起品牌护城河带来更强的底气。
即便在今年一季度的财报会上,理想副总裁刘杰直言“不存在护城河,我们认为千万不要迷信护城河。”但半个月后,李想在央视的采访中,还是以“一个企业的成长和迭代速度才是它的护城河, 不可能有任何一个固守的东西作为护城河”这句话证明了,不管之前有没有,理想汽车都是时候建立“护城河”了。
04
结语
吉利银河M9以4万台订单为理想等新势力敲响了警钟,即便我们应该对曾经给了诸多自主品牌思路的理想汽车保持敬意,但现实就是现实。残酷竞争之下,传统车企的规模优势与新势力的发展壁垒必然会有一场终极对决。而这场对决的胜负与走向,我想很快就会有答案。
小订过万“演”了这么久,终于有人戳破了窗户纸?
20万订单与6000辆交付,小米YU7的故事接下来要怎么圆?
为何部委要查“0公里二手车”?因为我们都会变成受害者!
邦邦星选商城已上线,戳下图直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