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名嘴”阿丘,当年人气非常高,主持功底也不差,风头一度不输朱军,按理说他本可以在央视走得很稳。
![]()
可偏偏栽在自己的一张嘴上,台上专业,台下一开口,却屡屡说出让人愤怒的话,最后被央视开除,把前途和口碑都毁了。
如今再提起他,几乎没有好话,只有批评和骂声,那么,阿丘到底说了什么引发了众怒?
![]()
“土味”普通话闯进央视
阿丘能走红,说白了就是把央视那套“标准腔”打破了,那时候的主持人几乎都得说标准普通话,发音像播音学院出来的模范生,声音得大、字得正,气势也得足,走的都是高端大气的路线。
可阿丘偏不跟别人一样,他带着一口南方口音就这么冒出来了,看着跟周围人格格不入的,其实这不是他故意装出来的,是打小长大的环境就这么影响他的,天生就这味儿。
![]()
他1968年出生在广东汕头,父母都是军人,家里条件一般,他小时候跟着父母到处跑,贵阳、桂林、南宁都住过,结果就是南腔北调混在一起,说话自带一种杂音,这口音一度让他离“主持梦”越来越远。
年轻时,他也想走新闻这条路,还专门报考过中山大学新闻系,可惜没考上,眼看梦想要断了,他只好服从安排。
![]()
1989年他从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被分配至南宁一家棉纺厂,担任政工干部,兼团总支书记,工作看似安稳,实际上很乏味,他难提热情,反而是整日思索创作小品、编写逗趣段子。
可真正的转折出现在1992年,他参加广西的一次笑星大赛,竟然拿了第一名,靠着这块金字招牌,他从工厂彻底跳出来,进了南宁艺术剧院,当上了专业编剧,几年后,他还评上了国家一级编剧。
![]()
到了90年代,他已经混上了广西电视台,主持节目《百姓南方大舞台》,在当地算是有了点名气,这段经历成了他进央视的跳板。
2003年,央视新闻评论部看中了他,这在当时简直是个奇迹,央视一向只招科班出身的主持人,而他带着一股接地气的南方口音,硬是闯了进来。
![]()
他主持的第一个节目叫《社会记录》,风格完全不同于别人,别人念稿子,他像跟观众唠家常,没有架子,也不会拿腔拿调,他会反复琢磨稿子,把原本枯燥的内容改得轻松直白,观众一看,觉得新鲜又亲切。
就这样,他很快脱颖而出,名气甚至和朱军这些大腕齐肩,他后来还上了春晚,把观众记住了,他的声音成了标签,成了符号。
![]()
就这样,别人靠普通话树立专业感,他靠一口南方味儿的普通话走出了独特的路子,可以说,他用自己的方式,把央视的“标准”给改写了。
绯闻缠身,形象崩塌
可惜,人一旦被捧得太高,一点裂缝就可能变成崩塌,阿丘的第一次滑铁卢出现在2007年,那一年,他被媒体爆出和一名年轻女子关系暧昧,还流出了几张亲密照片。
![]()
关于女方的身份,传言不断,有人说是传媒大学的学生,也有人说是中戏毕业的王静,不管真假,这些照片已经足够引发舆论热议。
接着,更严重的消息出现,说他利用主持人的身份帮女方安排实习,还被扒出两人一同出入酒店的记录。
![]()
这些爆料,直接击中了阿丘的软肋,他一直靠“老实人”“接地气”的人设赢得观众喜爱,可一旦被质疑私德有问题,观众就很难再接受。
他当时选择站出来回应,但回应的方式并不讨巧,他反问:“一张照片能说明什么”,可是这句话并没有帮他洗白,反而让人觉得他在狡辩和回避。
![]()
很多人认为,一个平时靠亲和力吃饭的主持人,在危机面前却表现得高傲,这等于是自毁口碑。
一开始,他的妻子徐环宇还替他说话,公开表示相信丈夫,但随着更多消息被爆出,阿丘选择了沉默,在舆论场里,不说话几乎等于默认。
![]()
他的沉默让公众认定爆料八九不离十,以前他凭嘴上的幽默和亲切感赢得观众,这次却完全失去了说话的主动权。
同时央视的态度也很明确,为了维护整体形象,不愿给他留下风险,台里很快减少了他的出镜机会,把他从台前慢慢撤到了幕后,这一调整几乎等于宣布他的事业下滑。
![]()
而这个风波的影响也是持续了两年,2009年他和徐环宇最终离婚,这件事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对一个靠声音吃饭的人来说,这场危机让他彻底明白,声音带来的信任是脆弱的。
一旦出现裂痕,就可能很快崩塌,他曾经靠口音和风格打开了央视的大门,但这次,他的声音再也救不了自己。
![]()
一句话断送职业生涯
如果说2007年的绯闻只是让阿丘人设崩塌,那么2020年的一场风波则直接毁掉了他的职业生涯。
![]()
那年新冠疫情突然就来了,全国人都拧成一股劲抗疫,气氛紧张得不行,就在所有人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时候,阿丘都已经淡出一线好多年了,偏偏在微博上发了段话,那话说得太不是时候了,跟当时的情形完全不搭。
他说中国应该向世界道歉,还用了“东亚病夫”这样的字眼,这番言论立刻在网上引爆,几乎所有人都在质问他:一个曾经端坐央视舞台的主持人,怎么会说出这种话?
![]()
当时社会情绪高度敏感,任何有损国家形象的言论都会引来巨大反弹,阿丘的微博被视为迎合境外抹黑中国的声音,网友群情激愤,认为他背叛了民族立场,触碰了底线。
阿丘没一会儿就反应过来事儿闹大了,赶紧把微博删了,还把账号设成了只显示半年内容,连认证也取消了,可并没啥用,话早就传出去了,截图在网上到处转,网上的事哪有说忘就忘的,根本没地方按“删除键”。
![]()
央视的反应比2007年还要迅速,2020年3月4日,央视内部通报显示,阿丘被正式开除,央视官网删除了所有与他相关的资料,他主持过的节目也被下架,彻底从台里的历史中抹掉。
对于一个曾经登上春晚、和一线名嘴齐名的人来说,这等于是被组织用最彻底的方式“清零”。
![]()
离开央视后,他试图寻找复出机会,有人爆料他想参加商业活动,接点代言或主持,但只要他一露面,网友立刻抵制,活动方最终只能取消合作。
那段时间,他的名字彻底成了舆论里碰不得的 “雷区”,谁提谁炸,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他以前主持过不少讲家国情怀的节目,可真到了考验人的节骨眼上,却说了些让人心里发冷的话。
![]()
从2021年开始,他就基本从大家眼前消失了,听说现在就靠早年攒下的钱过日子,状态也不好,蔫蔫的,再也没找到合适的平台露头,说起来,他这一辈子,算是被自己说的那些话彻底给改了道,全变样了。
第一次危机,是因为面对绯闻时的辩解和沉默让他失去了口碑,第二次危机,则是疫情中的不当言论让他丢掉了饭碗,阿丘的经历给后来者留下一个警示:声音不仅能带来舞台和掌声,也意味着责任和后果。
![]()
参考资料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