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功能越来越多,但真正用得顺手的没几个。要么是只能在高速用,城市里就“歇菜”;要么是识别不够灵,遇到突发情况还得自己猛踩刹车。久而久之,不少人觉得这功能“听着厉害,用着鸡肋”。而领克10 EM-P在宣传里提到,它的辅助驾驶想做到“全国都能开,哪里都好开”,这话听着有点底气,具体能不能实现,或许值得关注。
![]()
作为领克旗下首款中大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领克10 EM-P在辅助驾驶功能的布局上,展现出与市场常见模式不同的思路。长期以来,20万级混动轿车市场存在一种配置惯性:高阶辅助驾驶多为高配专属,基础版本仅配备基础功能,消费者若想全面体验,往往需要为更高版本支付额外费用。但领克10 EM-P打破了这种惯例,将高阶辅助驾驶纳入全系标配,无论选择哪个版本,都能获得一致的辅助功能支持。这种“无差别”的配置策略,让更多用户有机会接触到以往只在更高价位车型上出现的辅助驾驶体验。
支撑这种功能普及的,是其技术层面的硬实力。领克10 EM-P是全球首款搭载Thor芯片的轿车,这一芯片的应用为辅助驾驶功能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基础支撑。以往,不少车型的辅助功能之所以“用着鸡肋”,部分原因在于芯片算力不足,导致识别延迟、响应卡顿。而Thor芯片的搭载,从硬件层面提升了辅助系统的处理效率,为“全国都能开,哪里都好开”的宣传提供了技术基础。
![]()
除了辅助驾驶,领克10 EM-P在其他配置上也延续了“普惠”逻辑。曾经被视为豪华车标志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在这里并非高配专属。车载冰箱可满足多元场景的储物需求,全车舒适座椅提升乘坐质感,多屏联动的交互系统增强操作便捷性,这些配置的全系覆盖,让20万级用户也能享受到以往只有更高价位车型才有的豪华体验。
更值得关注的是,领克10 EM-P与领克900组成“旗舰双子星”,通过技术共享实现体验互补。这种组合并非简单的车型叠加,而是在保持各自定位的同时,共享核心技术资源,既强化了辅助驾驶等功能的技术支撑,又通过产品矩阵覆盖不同用户需求,让技术优势能更广泛地服务于消费者。
![]()
为了让用户直观感受辅助驾驶等功能的实际表现,领克10 EM-P在开启预售的同时,已安排展车陆续抵达全国门店。对于注重实际体验的消费者而言,这种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尤为重要——辅助功能的响应速度、操作逻辑的流畅性,都能在实车体验中得到验证,避免了“宣传与实际脱节”的担忧。
![]()
在预售政策上,领克10 EM-P也充分考虑到用户的决策需求。其预售价19.2万元起,提供三款细分版型:120四驱Ultra适合城市通勤与周末郊游,240四驱Ultra兼顾长途出行与长续航需求,240四驱Ultra运动版则侧重精致设计与豪华配置。这种精准划分让不同需求的用户能直接找到匹配选项,无需为不必要的功能付费。同时,至高可享价值18000元的三重豪华权益,配合“早订早交付、不锁单可退”的灵活政策,为用户降低了决策风险,尤其给那些对辅助驾驶功能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提供了试错空间。
![]()
从辅助驾驶的全系覆盖,到核心技术的扎实支撑,再到灵活的预售政策,领克10 EM-P的每一步都在回应消费者对辅助功能“用着顺手”的期待。它没有将辅助驾驶当作吸引眼球的噱头,而是通过技术普惠和实际体验落地,让这一功能真正服务于日常出行。随着九月份正式上市的临近,越来越多的人将有机会在门店里亲身体验这款车的辅助驾驶表现。对于那些厌倦了“鸡肋”辅助功能的消费者来说,这种“实用为先”的功能布局,或许正是他们期待的答案——毕竟,好的功能,终究要以好用为前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