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们的受众已经进化了。他们希望自己浑身上下都很好闻,并且他们喜欢幽默、大胆和真诚。”
![]()
![]()
瞄准裆部,挠一挠,然后闻一闻
谈性色变,地球人都一样。
即便在开放的英国,谈性也没那么轻松、自然、正常。这就给推广性相关的产品,造成很大困难,好点子并不好找。
一般来说身体喷雾(低情商说法叫“除臭剂”,高情商说法叫“ 香水 ”)是为上半身设计的,但Z世代年轻一代正在改写装扮规则,他们追求的是全身的清爽,当然也包括私密部位。
为了顺应这种市场需求,Lynx(英国之外称为 /Axe )品牌推出了一款“下体喷雾(Lower Body Spray)”,目的只有一个:喷上去,让小伙子的下体,闻起来也香香的。
典型使 用场景是这样的:
找个没人的地方,解开腰带,拉 开裤子,对准那里,喷喷喷:

喷五下,还不够香?那就再喷一轮:

如你所见,推广这种下体喷雾,有点难度,最大的问题就是涉嫌不雅观。
这种产品要想卖出去,需要被“正常化”,用起来感觉像吃饭那么自然,而且推广方式必须有趣,还能引 人参与。
这得需要多大脑洞才能做到啊?
话说正是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尴尬背景下,Lynx 和 创意机构LOLA MullenLowe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把人类最原始的男性下意识行为,转化为一则互动体验广告。
于是就有了《挠一挠,闻一闻(Scratch & Sniff)》 系列广告,俏皮、不羁,却又不失 Lynx 的风格,关键,这广告它还不下流。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我勒个去,这玩意儿也行?”
没错,它就是行,而且行得不能再行了。
老规矩,先上图:
![]()
乍一看,你还以为是谁们家的内裤广告牌:
黑白色调、 雕塑般的腹肌、紧身平角内裤,这不就是猛男内裤广告吗?
文案只有一句话:挠一挠,闻一闻( Scratch & Sniff )。
模特手旁边摆放的,是Lynx的下体喷雾产品。
但其实广告牌暗藏杀机。
直接印在内裤位置的,也就是圆圈圈住的部分,墨水大有讲究,采用了一种香味墨水,采用了微胶囊技术(类似儿童贴纸采用的技术),用手挠挠,摩擦一下,即可释放出真正的香水味道,广告牌秒变香水产品演示……
而所需要的动作,是男性最本能的动作而已。
![]()
以下是人们看到这些广告牌之后的真实反应:
我挠,我刮,我闻:

不仅有小伙子,还有大姑娘:

好奇心最强的少年:

该广告除了在伦敦大街上投放外,还在男性生活方式杂志《GQ》上投放,吸引了大量关注,惊掉了无数下巴,在社交网络上病毒式传播。
杂志印刷,也采用了类似创意和墨水技术:

挠挠,闻闻,香香。
坦白讲,这款下体喷雾不仅仅是一款新的香水,它更是男士护理领域的一个全新品类。
不知道你们看完什么反应,反正我没感觉到下流,反而觉得挺真实、挺自然的。
![]()
它到底戳中了人们哪个“点”?
咱们先还原一下现场,当你走在大街上,突然迎面看到一块巨大无比的广告牌,上面是一个身材好到爆的黑白半裸男模,穿着一条紧身内裤。
奇葩且抽象的是,在模特的内裤区域,赫然写着两个大字:“Scratch & Sniff”(挠一挠,闻一闻),还有一个圈圈精准定位。

这就是现实版的好奇害死猫,它就是在公开邀请你,对,就是你,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市民,去上手“挠”一下广告牌上帅哥“那里”。
你可能会想,这不有病吗?我挠它干嘛?
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部分人还是忍不住要挠一下。
你一挠,奇迹就发生了,“那里”由于采用了特殊的香氛油墨,一挠,油墨里的小胶囊就破了,然后……一股 Lynx 产品特有的、清新的古龙水味儿就飘了出来。
正中品牌下怀。
创意团队凭借大胆和幽默的互动形式,收获了大量赞许和认可。
讲真,这则广告的核心创意,是把一个私密的、甚至有点“上不了台面”的男性本能行为,转化为一个公开的、充满趣味的品牌互动体验。
它没有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告诉你“这里需要保持清新”,而是直接利用“挠一挠,闻一闻”这个极具画面感和共鸣的动作,邀请路人与广告牌进行互动。
广告牌上的模特私处部位,使用了特殊香氛油墨技术(微胶囊技术),当人们摩擦(Scratch)这个区域时,油墨会破裂并释放出产品本身的香味,从而完成一次直接的产品体验(Sniff)。
这种方式将产品采样、惊喜感和社交话题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一个可能令人尴尬的习惯,变成了一个幽默的、可分享的互动瞬间。
这个创意成功抓住了以下几个深刻的洞见:
行为洞见:
创意人员洞察到了男性一个非常真实、普遍但又很少被公开讨论的习惯性动作。
这种对真实生活细节的捕捉,让广告瞬间与目标受众(特别是年轻男性)建立了情感连接和共鸣。
心理洞见:
幽默与禁忌:创意触碰了“体味”和“私处”这两个略带禁忌的话题,但用幽默和大胆的方式进行呈现,不仅不令人反感,反而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参与欲。挑战常规,总能引发关注。
互动是最好的沟通:相比单向的广告信息灌输,邀请用户亲身参与,能创造更深刻的品牌记忆。这种游戏化的互动形式,让品牌和产品以一种更有趣、更正面的形象进入消费者心智。
产品洞见:
广告巧妙地把产品功能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场景(私处的气味和清爽)直接关联。通过“闻”这个动作,消费者能立刻体验到产品“香味”这一核心卖点,完成了从问题意识,到解决方案体验的闭环。
省流版:好奇心驱使你 → 你做出一个有点“变态”又有点好笑的动作 → 你立刻闻到了产品的香味 → 你的大脑瞬间记住了这个味道和这个胆大包天的品牌。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比看一百遍电视广告都印象深刻。
它不是在对你贴脸开大推销“快来买我呀”,而是在对你挤眉弄眼地说:“嘿,哥们儿,敢不敢来玩一把?”
一个广告能火出圈,绝不是拍脑门想出来的,背后肯定有高人对人性的精准拿捏。
这个广告,算是是把“用户洞察”这四个字玩明白了。
首先广告把男人的“小秘密”给公开处刑了。
说句大实话,哪个男生没在私下里偷偷挠过自己?这是一种近乎本能的、下意识的动作,可能因为不舒服,也可能就是个无意识的习惯。
而且,挠完之后,总会有一小撮“好奇宝宝”会下意识地抬起手闻一下,确认一下自己的“状态”。
挠挠,闻闻,这事儿,大家心知肚明,但谁也不会放到台面上说。
Lynx 创意团队的鬼才们就抓住了这个点。他们把这个极其私密、甚至有点“猥琐”的小动作,直接放大到城市的中心,变成了一个公开的、幽默的、带有挑战性的游戏。
它就像在说:“别装了,我们知道你们都干过这事儿。现在,给你个机会光明正大地玩一次!”
这种共鸣感,瞬间就让目标用户觉得“哎哟,这牌子懂我!”
另一方面,它也满足了我们骨子里的“叛逆”和“好奇心”。
人类就是这样,你越是画个圈圈说“不许动”,他就越想伸脚进去试试。
这个广告牌就像一个公开的“恶作剧邀请函”。
当街去挠一个“假人”的裤裆,这行为本身就带着点打破常规的刺激感。
路过的人心里都会上演一出大戏:“我靠,真有人去挠啊?”、“我要不要也去试试?”、“别人会不会觉得我是个变态?”、“管他呢,反正没人认识我!”
这种纠结、好笑又刺激的心理过程,让广告牌本身成了一个事件,一个社交货币。
![]()
拍张照发到网上,配文“我今天在伦敦干了件大事”,马上就能引来一堆点赞和评论。
“我们的受众已经进化了。他们希望自己浑身上下都很好闻,并且他们喜欢幽默、大胆和真诚。”
LOLA MullenLowe广告公司执行创意总监 Tomás Ostiglia说到。
![]()
叫好,又叫座:不怕“骚”,就怕“无聊”
角度有了,话题度有了,热度有了,那么效果怎么样呢?炸了,彻底炸了
销量坐上火箭: 据说,这个骚操作一上线,对应的下体喷雾产品销量,在第一周就暴涨了300%
三百个点啊朋友们,这说明大家不仅在看热闹,看完热闹还真就掏钱去买了。
从“哈哈哈真好笑”到“卧槽我好像也需要一瓶”,转化路径短得惊人。
社交网络病毒传播:根本不用品牌自己花钱买热搜,网友们自发地成了“自来水”。
广告牌的照片、路人互动的视频、各种吐槽和玩梗的段子,在Twitter、Instagram上满天飞。
它成功地把自己从一块“广告牌”变成了一个“网红打卡地”。
拿奖拿到手软:不光是民间叫好,连最专业的广告圈都给它跪了。这创意在号称“广告界奥斯卡”的戛纳国际创意节上,轻松斩获金狮大奖。这说明它的创意水平,是全球公认的顶级。
挠一 挠,闻一闻,香喷喷,真上头:

看完热闹,咱们能从 Lynx 这波骚操作中学到点什么呢?
别怕“骚”,就怕“无聊”: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最可怕的不是被骂,而是没人理你。
Lynx 这波操作虽然大胆,但它有趣、有记忆点。
与其做一百个四平八稳的安全牌广告然后被人遗忘,不如集中火力干一票大的,让人想忘都忘不掉。
让用户“动手”,别只让他们“动眼”:广告不再是单向说教了。想办法让你的用户参与进来,让他们摸一下、闻一下、玩一下。
这种亲身体验带来的记忆,比任何华丽的广告语都管用。
心动不如行动。
幽默是最好的“除臭剂”:像“体味”、“私处护理”这种话题,一本正经地去讲,很容易变得尴尬和说教。
但用一种幽默、自嘲的方式去沟通,瞬间就化解了所有尴尬,让品牌显得特别酷,特别会玩,特别接地气。
把“问题”和“答案”直接糊你脸上:这广告最绝的地方在于,它把“问题”(男人可能会担心的私处气味,通过“挠”这个动作暗示)和“解决方案”(我们产品闻起来超棒,你来“闻”一下就知道)无缝衔接。
简单、直接、粗暴,但有效得一塌糊涂。
Lynx 这个“挠一挠,闻一闻”的广告,不只是卖了一款喷雾那么简单。它是一次对人性的精准洞察,一场精心策划的社会实验,更是一次载入史册的创意狂欢。
它告诉所有品牌一个道理:只要你敢玩,并且玩得高级,消费者就敢为你买单。
总而言之,Lynx 的 “Scratch & Sniff” 广告,就像是一颗爆米花:一开始平淡无奇,但你轻轻一戳,“啪”的炸开来,香气四溢、笑点全开、销量也蹭蹭上涨。

它把生活里一个尴尬但又真切的小动作,变成了让人忍俊不禁、顺便记住产品的“万能梗”,线上线下双重发酵,比普通广告更接地气、“疗效”更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