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一件非常让人气愤的事。
![]()
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以致敬自然为目的,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处江孜热龙开启艺术项目“升龙”,以三幕烟花在山脊间点燃,呼应龙文化与“生生不息”的精神。
![]()
上图是主办方的介绍。
但是。
喜马拉雅山脉的土壤多为冻土或高山草甸土,土层浅薄,土壤结构脆弱,植被生长缓慢且覆盖度低。
尽管主办方提到燃放后进行翻土,但高山草甸植被下的土壤只有约 10 厘米厚的草毡层,其结构紧密,对维持土壤肥力、固碳以及保持水土意义重大,草甸植被的恢复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
这一操作反而可能将烟花燃放产生的污染物埋入土壤,破坏结构,干扰植被根系,延缓植被恢复甚至造成植被退化。那么,这座山峰到底需要多少年才会恢复原本的样子?
![]()
同样,巨大噪声和强光会惊吓到野生动物。现在是秋季,动物正在储存食物准备过冬。就像鼠兔,在此时忙于 “贴秋膘”、储备食物,建立洞穴系统用于过冬 。
看了视频,声音震天响,这样大规模的爆炸,会让野生动物受到惊扰而改变迁徙路线、觅食范围,打乱其正常的生活习性。
主办方称用盐砖引导鼠兔等小型动物离开燃放区,但是真的有用吗?又不是挨家挨户的上门提醒。鼠兔真的能熬过这个难捱的冬天吗?
我作为一个摄影师,也拍摄过一些野生动物,都需要隔着很远的距离,不发出声响,以免惊扰到动物原本的状态。户外的第一准则就是无痕。
![]()
这样巨大声响与振动,地动山摇时,就是在以艺术的借口做出轻视自然与生态的行为。
并且从艺术角度来看,这烟花也并不好看,像腐烂的脓肿腐蚀原本美丽的绿色山峰。
我第一次知道蔡国强时,是烟花天梯,那时看到他讲述背后的故事和理想,的确打动人,但是为什么到了今天,当初的“真诚”为什么变成了“傲慢与轻视?”
当烟花在脆弱的高原生态发出震天响声,不是“向上至美”,而是自大的狂欢。
艺术行为可以是什么样的呢?
![]()
2015 年是马特洪峰首登 150 周年,猛犸象派出了多名登山家组成登山队,与策马特的高山向导们一道,沿着 Hörnligrat ridge 山脊攀登,从上至下每个人打开自己的头灯,组成一条明亮的火红光链,像一条火龙像三角形峰顶出发,以纪念爱德华・温博带领的攀登队的结组首攀。
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艺术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并不需要伤害环境的狂欢。
在五千多米的海拔,这条火龙并不美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