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没想到,央视天气预报近30年主播宋英杰,竟是兼职临时工身份

0
分享至



每天晚上七点半,《央视新闻》的旋律刚落,《天气预报》的熟悉片头便准时响起。

在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的年代,这档时长不足三分钟的节目,是国人获取次日天气信息的唯一窗口。



上班族靠它决定是否带伞、穿多厚的衣服,农民凭它规划播种、灌溉的节奏。

就连孩童也会守在电视机前,盼着主持人说出“明天晴”,好去户外玩耍。

它不分年龄、职业与地域,成为家家户户晚餐后必看的“生活指南”。



而节目里那位身着正装、语调平稳的主持人宋英杰

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亿万观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一代人记忆中“天气预报”的代名词。

在大众认知里,能登上央视荧幕的工作者,大多握着“铁饭碗”,享受着稳定的编制与福利。



但鲜为人知的是,宋英杰在《天气预报》岗位上坚守了近30年,却始终是以“临时聘用”的身份履职。

他与这档节目结缘的故事,没有精心规划的职业路径,反倒充满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偶然。



上世纪80年代末,电视机开始走进中国普通家庭,观众对天气预报的需求从知道是否下雨升级为了解详细天气趋势。

但当时的天气预报形式极为简陋,荧幕上只有一张静态的全国地图,搭配着画外音快速念出城市名称与天气状况。



地图上的符号、气压带标注晦涩难懂,不少观众看完后仍一头雾水,甚至闹出“把小雨转多云记成大雨转晴”的笑话。

观众的反馈不断传到央视与国家气象局,为了让节目更直观、更贴近生活,双方决定对《天气预报》进行升级。



不再是“地图+画外音”的模式,而是增设一名主持人,站在镜头前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天气,把专业的气象数据转化为老百姓能听懂的生活建议。

就这样,《新闻联播》后“有人讲解”的《天气预报》节目雏形初现,也为宋英杰的跨界埋下了伏笔。



宋英杰与“主持人”这个职业的距离,原本隔着一整个气象科研领域。

他并非艺术院校出身,而是实打实的“理工男”。

19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气象学院,主修大气动力学专业。



在大学期间,他整日泡在实验室与图书馆里,研究气压、气流、锋面这些常人觉得枯燥的知识,甚至会为了追踪一场台风的路径,连续熬夜分析卫星云图。

对他而言,气象不仅是专业,更是热爱,他喜欢从一堆杂乱的数据中找到天气变化的规律,也享受用科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夏天会下冰雹”“为什么南方冬天比北方还冷”的过程。



毕业后,他顺理成章地进入国家气象局,从事幕后气象研究工作,日常的工作就是整理气象观测数据、撰写天气分析报告,偶尔参与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预警研究。

那时的他,从未想过自己会走出实验室,站到聚光灯下。



改变发生在气象局接到《天气预报》节目升级任务后,当时,节目组需要一位既懂气象专业、又能清晰表达的人担任主持人,气象局领导第一时间想到了宋英杰。

在领导眼中,宋英杰不仅专业能力过硬,每次单位组织科普讲座、学术交流,他总能把复杂的气象知识讲得生动易懂。



而且他外形端正,待人谦和,在同事中口碑极好。

当领导找到宋英杰,提出“从幕后转到台前,担任天气预报主持人”的邀请时,他几乎没有犹豫就拒绝了:自己学了这么多年气象,是想做科研的,不是来当播音员的。



在他看来,主持人的工作似乎“只靠嘴说”,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价值,更不想放弃深耕多年的气象研究。

见宋英杰态度坚决,领导没有强求,而是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



时隔一年,领导再次找到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不算正式转行,就是个兼职。

录制节目都在晚上六七点,正好在他下班之后,绝对不影响他白天在气象局的本职工作。

得知这一情况,宋英杰心里盘算了一下,就是兼职不耽误科研,也能帮领导解决难题,便勉强点了头。



他当时或许不会想到,这个“试试看”的决定,让他在《天气预报》的镜头前一站就是30年。

1993年3月1日,是宋英杰职业生涯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天。



这一天,他穿着笔挺的西装,第一次站在《天气预报》的演播室里。

对着镜头说出了那句“观众朋友们晚上好。

欢迎收看天气预报”,成为中国首位电视天气预报男主持人。

如今的观众或许难以想象,当时的节目制作条件有多简陋,没有提前准备好的脚本。

每天下午5点多,宋英杰才能拿到从气象局传来的气象稿。



那是一沓足足6页纸的专业报告,里面满是“副热带高压”“切变线”“能见度”等术语。

他需要在短短一个小时内,从这些专业数据里提炼出观众最关心的信息:明天会不会下雨、气温多少度、要不要防风,再把这些内容浓缩成100秒内可以播完的口播稿。



更具挑战的是,当时的演播室里没有提词器,所有内容都得靠他死记硬背,节目还对时间把控有严苛要求,播报误差必须控制在3秒内,超时一次扣50元,播报错误也要扣钱。

即便条件如此苛刻,在近30年的主持生涯里,宋英杰仅被扣过250元,这样的准确率在行业内堪称传奇。



演播室的“虚拟地图”更是让他费了不少功夫,那时没有实景地图,四周全是蓝色的幕布,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全国地图”,其实是后期叠加的特效。

宋英杰需要对着一片空白的蓝色幕布,凭记忆精准指出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位置,还要配合手势“指向”对应的天气符号。



为了做到“指哪是哪”,他把全国地图画在纸上,每天下班后背城市坐标,周末还拿着地图在办公室模拟播报,整整练了一个星期,才终于克服“对着空幕布说话”的违和感,让观众觉得他面前真的有一张地图。



在“兼职”主持《天气预报》的日子里,宋英杰从未让主持工作影响自己的科研热情,白天,他在气象局分析气象数据、参与灾害预警研究。



晚上,他去演播室录制节目,下班后,他还会利用业余时间梳理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在他看来,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察天气、指导农事的智慧结晶,值得用现代气象科学去解读。

为了写好《二十四节气史》这本书,他查阅了近百本古籍,走访了多个农村地区。

收集民间关于节气的谚语与习俗,前后筹备了整整十年,直到2017年才正式出版。



这本书既讲节气的起源与演变,又用气象学解释“清明时节雨纷纷”“霜降杀百草”的科学原理,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桥梁。

尽管在央视主持了近30年,宋英杰始终是“临时工”身份,无法享受央视正式员工的福利,没有分房资格,加班录制节目没有额外补贴,甚至连出差的报销标准都与正式员工不同。



可他却认为能继续做自己喜欢的科研,就够了,身份只是个形式,工作做得问心无愧才是最重要。

去年12月,已退居幕后多年的宋英杰,突然再次出现在《天气预报》的荧幕上。



58岁的他,头发虽有些花白,但语调依旧平稳,手势依旧精准,熟悉的身影瞬间勾起了无数观众的回忆。

有人在社交平台留言:“看到宋老师,就想起小时候和爸妈一起看天气预报的日子”“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面对观众的热情,宋英杰只是笑着说:“只要节目需要,只要观众还愿意看,我可以一直在那里。”

对宋英杰而言,这30年的“兼职”生涯,早已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

他既坚守了自己热爱的气象科研领域,用专业知识为灾害预警、气象科普贡献力量。



又通过《天气预报》这个平台,把枯燥的气象数据转化为温暖的生活提示,陪伴一代又一代人走过春夏秋冬。



他用“临时工”的身份,书写了专业与热爱的永恒价值,也让《天气预报》这档节目,超越了“播报天气”的功能,成为一代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生活记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古二成功毁掉王家卫,《繁花》电影版流产,导演生涯基本结束

古二成功毁掉王家卫,《繁花》电影版流产,导演生涯基本结束

光影新天地
2025-11-04 14:48:35
德媒:于帕梅卡诺认为自己最近表现很好,值得一份高额签字费

德媒:于帕梅卡诺认为自己最近表现很好,值得一份高额签字费

懂球帝
2025-11-07 08:10:10
巴菲特: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

巴菲特: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

百态人间
2025-11-06 05:50:03
不用“翻墙”VPN!时隔11年KakaoTalk突解封?

不用“翻墙”VPN!时隔11年KakaoTalk突解封?

凑近看世界
2025-11-05 11:01:58
美两架坠毁南海的飞机原因已明确,非电磁攻击,也非“南海魔咒”

美两架坠毁南海的飞机原因已明确,非电磁攻击,也非“南海魔咒”

南方健哥
2025-11-05 06:42:14
赵丽颖挺孕肚疑怀二胎!冯妈送上珠宝,冯绍峰放下工作陪伴左右

赵丽颖挺孕肚疑怀二胎!冯妈送上珠宝,冯绍峰放下工作陪伴左右

八星人
2025-11-06 11:01:48
刘青石坦言:若朱枫按我的路线走,吴石不会牺牲,蔡孝乾也会没事

刘青石坦言:若朱枫按我的路线走,吴石不会牺牲,蔡孝乾也会没事

凡人侃史
2025-10-14 23:28:07
国民党新人事公布“柱系”班师回朝,郝龙斌的美女智囊掌管国际部

国民党新人事公布“柱系”班师回朝,郝龙斌的美女智囊掌管国际部

海峡导报社
2025-11-06 16:39:06
俄总理从中国带回好消息,全体高层都在场,普京听完后心情大好

俄总理从中国带回好消息,全体高层都在场,普京听完后心情大好

呼呼历史论
2025-11-07 07:14:21
台湾人开始“投诚”了

台湾人开始“投诚”了

燕梳楼频道
2025-11-06 16:44:32
baby新男友已获小海绵认可?街头带娃遛大型犬,像幸福的一家三口

baby新男友已获小海绵认可?街头带娃遛大型犬,像幸福的一家三口

八星人
2025-11-05 15:55:40
双输买卖?伊萨克1.45亿加盟利物浦无战功,纽卡买入几人也很一般

双输买卖?伊萨克1.45亿加盟利物浦无战功,纽卡买入几人也很一般

里芃芃体育
2025-11-07 00:15:05
全红婵带伤跳第五,后背肌贴遮不住伤,哽咽坦言脚痛到走不了路

全红婵带伤跳第五,后背肌贴遮不住伤,哽咽坦言脚痛到走不了路

麦芽是个小趴菜
2025-11-07 07:52:14
男子因“遗忘10年的芦荟”火了,虽受了大罪,但好好看,网友:牛

男子因“遗忘10年的芦荟”火了,虽受了大罪,但好好看,网友:牛

林子说事
2025-11-07 07:33:04
库里跟詹姆斯一同回顾16年总决赛G7:这是我看的最开心的一次

库里跟詹姆斯一同回顾16年总决赛G7:这是我看的最开心的一次

懂球帝
2025-11-06 13:34:15
23分大胜,登顶小组第1!徐杰29+5主宰比赛,胡明轩7中0成隐患

23分大胜,登顶小组第1!徐杰29+5主宰比赛,胡明轩7中0成隐患

兵哥篮球故事
2025-11-06 22:53:59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谛听骨语本尊
2025-11-05 22:24:15
污水漫灌!整屋恶臭!沪上业主追责“违规施工”,开发商竟已“金蝉脱壳”

污水漫灌!整屋恶臭!沪上业主追责“违规施工”,开发商竟已“金蝉脱壳”

新民晚报
2025-11-06 19:51:41
她死于1688年,她的黄谣却传到了2025年

她死于1688年,她的黄谣却传到了2025年

最爱历史
2025-11-06 17:55:58
建工集团董事长和多名下属被一锅端!

建工集团董事长和多名下属被一锅端!

新浪财经
2025-11-06 19:41:47
2025-11-07 08:47:00
史襉的生活科普
史襉的生活科普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414文章数 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现在最担心的事很不妙 心提到嗓子眼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现在最担心的事很不妙 心提到嗓子眼了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财经要闻

老登们的社交货币全崩了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教育
旅游
公开课

梦幻西游风少逆天预判助宝哥团队拿状元,欧皇鉴定130头连出极品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教育要闻

规律探究题,一个视频学明白!

旅游要闻

方山:山静溪潺潺 林中有洞天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