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阳江市政府与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打造国家级种业创新与示范高地。双方就推动海水种业技术创新应用、产业全链条发展等进行深入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松林表示,阳江地理优势明显、海洋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在全国海水种苗、海水鱼养殖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陈松林:
广东是国家海水鱼养殖的大省,2024年的养殖产量达到了90多万吨,占全国40%以上,其中,阳江在海水鱼类养殖产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阳江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和水质资源,有良好的产业技术和不少的养殖公司,在海水鱼育苗方面,广东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利用好阳江的地理资源、海域资源和池塘,在今后几年,发展海水鱼类苗种繁育种业是大有可为的。我们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有信心和阳江开展深度合作,在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方面贡献我们的力量。

阳江拥有优良的海域水质,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则聚集了顶尖科研人才和成熟技术成果,双方的合作是优势互补的“强强联合”。协议落地后,双方将优先攻克难题、推动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陈松林:
目前限制海水鱼类产业发展的瓶颈,一是病态频发,缺乏抗病优良品种,二是适合深海养殖和海上牧场养殖的鱼类良种比较缺乏,我们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在抗病、高产良种培育方面有技术优势,特别是开发适合深海养殖的高价值海水鱼类方面。在过去几天,我们成功开发出了像红瓜子斑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肉味鲜美、高价值的海水鱼类良种。
通过此次战略合作,将有效推动阳江海水鱼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打造“蓝色粮仓”。
来源 | 阳江新闻
文字 | 林娜娇
摄像 | 黄国伟
编辑 | 刘帝森
审核 | 梁剑华 梁胜
终审 | 黄刘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