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丰台区在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大维度上持续发力,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潜力加速释放,发展机遇更加广阔。在最近的新闻发布会上,丰台区委副书记、区长张艳林表示,丰台区已成为人流、物流、商流交汇之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今年上半年,丰台区GDP达到1214.2亿元,同比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达490亿元,同比增长14.2%。尤其在航天领域,全国每发射10枚火箭中有8枚是“丰台箭”。
![]()
北京丰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覆盖率91.69%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丰台区新设企业超过2.85万家,同比增长136%,增速全市第一,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家科技企业诞生。丰台区副区长崔向华表示,丰台区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全力打造科技企业聚集高地、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和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创新生态高地,让创新要素聚起来,产业动能强起来。
![]()
北京丰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覆盖率91.69% 绿色宜居新高地
在建设科技企业集聚高地方面,丰台区建成全市首个民企科创中心、北京10号线“青创村”,以及15家营商服务“先丰港”,从空间、政策、资源多维度为企业护航。今年前8个月,科技型企业增量占全市14%;去年有效发明专利量3万件,“十四五”年均增速超20%,今年上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788亿元,同比增长23%。
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智能制造领域建成了全市首家智能硬件标杆孵化器,上线20款工业大模型;智能医工领域深化“一校十院”合作,落地天坛医工创新中心、西门子医疗平台,打造八大数智医药健康产业基地;商业航天领域依托40余家大院大所、6万余名科研人员,“丰台箭”占全国火箭发射量八成,星网GW星座自今年7月以来已有6批卫星升空;低空技术领域则打造了全市首个低空技术产业园与低空飞行管控研究中心,集聚200余家核心企业。
在建设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创新生态高地方面,丰台区科技服务业“十四五”收入增超40%,占GDP比重达14%;打造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共享测试服务中心,打破产学研壁垒;建成各类孵化器80家,在孵科技企业超2600家,数量居全市第二;发布“四张机会清单”促成6.5亿元订单,设立百亿级政府投资基金,落地知识产权质押贷等金融产品。
绿色是丰台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今年前8个月,丰台区PM2.5浓度降至2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3%;森林总面积超940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8%,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连续提升。丰台区持续推进“两园一河”联动发展,实现生态底蕴、历史文脉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例如,宛平城焕新、卢沟桥亮化美化、雕塑园景观提升等工程陆续落地,实现“馆桥城园”一体化运营。北京园博园举办的“京彩灯会”成为北京文化新地标。长辛店老镇曹家口路“样板区”开放以来,国潮国货节等活动吸引客流超150万人次,成为老城复兴与文旅消费共振的亮丽名片。
随着“花园城市”建设推进,“花”元素融入百姓生活日常。丰台区打造出8种可推广模式、12个“两山”转化典型案例;绿视率达27.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44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覆盖率达91.69%。以“三生融合”为目标,运用“绿城九法”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建成首批33个“乐学公园”,以“三站一廊一城”绿化美化打造兼具古都风韵与现代气象的“城市会客厅”,落地全市首个园艺师工作站,丰富“花园+”场景。成立“总部+基地”花卉产业创新联盟与“花漾京南”工作营,深度融合鲜花、美食、文创,推出“花街夜市”等活动,上半年花卉销售额超5亿元。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燕景台、“榴香森林”亲水公园、金中都城遗址公园等陆续建成开放,“花韵+”景观持续拓展。
丰台区始终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通过完善政策、搭建平台,让各类人才在丰台安心创业、舒心发展。制度创新是人才工作的核心引擎。去年,丰台区率先整合成立区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升级“丰泽人才”计划,推出“丰才十条”政策,在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奖补等方面落地务实举措,打造多元人才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校地合作,建立“街镇+部门+高校”工作模式,目前已与50余所高校建立“一对一”合作关系。
品牌行动持续释放引才聚才效应。“丰台·学子回家”教科人一体发展品牌行动已连续举办三年,今年推出的70余项活动吸引了80余所海内外高校学子参与。今年升级“丰”赋青年服务计划,实施“六个一批”工程,推出实习就业岗位6.4万个,培养实训人才2.1万名。“青创苗圃”为青年科创人才提供优惠创业空间1.7万平方米、免租减租工位300余个,全力支持青年创新创业。
区域协同聚合人才发展活力。例如,北京10号线“青创村”作为建设在京雄轨道上的创新创业基地,打造极具市场活力的“草根”创业者“村落”。加快建设北京-雄安人才科创走廊先行示范区,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青年+”多元场景打造“青年友好生态城区”。例如,青年学子化身“城市体检员”,“望闻问切”为丰台城市建设“把脉问诊”;“学子众阅馆”通过收藏和展示学术著作、毕业论文、设计作品、数字化成果等,打造成青年人才学术交流的“打卡地”;“北京未来企业家实训营”构建起培训体系,每期集结100位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多维助力人才发展。
来源:中华网,微丰向(原新丰台)整理,转载请注来源;文章内容仅为传递信息,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目的仅在于为大家的思考和研究提供资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政策依据。
若信息 有误,请以官方为准;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