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28 年,朱由检登临帝位,即为崇祯帝。彼时,为应对辽东后金咄咄逼人的局势,只得重新起用袁崇焕。袁崇焕向崇祯信誓旦旦地许诺,只需五年光阴定然能够收复辽东。然而,对于当时的局势而言,果真能够在五年之内成功收复辽东吗?亦或是袁督师一时逞口舌之快欺瞒皇帝?此中真相,我们皆无从知晓。只因袁崇焕赴任辽东一年多后,便被崇祯帝处以凌迟极刑。那五年时间究竟能否平定辽东?那么,小编将从以下几点——经济、政治、军事予以探讨。
![]()
我们皆深知,倘若深陷战争的泥潭,此间的军队费用堪称巨额。不论是训练军队,还是修筑城池,亦或是后勤补给,皆需不菲的开支。而明末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乃是农民土地的税收所得,全然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军费支出。再者,明末之时,各地藩王与东南沿海的士绅通过持续的土地兼并,致使朝廷的税收难以正常归入国家财政,由此也引发了明朝农民起义的接连爆发,进一步消耗国家财政。
此时的大明国库已然无法正常保障军队的军费供给,故而袁崇焕所提出的至关重要的一点——“保证军饷钱粮、武器装备按时发放,且要保质保量”,于当时的情形而言,无异于痴人说梦。
![]()
对于崇祯朝来讲,当时的政治已然处于一种极度乖张混乱的境地。崇祯凭借铁腕手段铲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重用以东林党来重建政治秩序。但由于东林党多方结党营私,在东南沿海与当地仕绅狼狈为奸,通过大量圈占土地来兼并土地,谋取财富,欺骗朝廷以规避税收。以致朝野政治局势愈发混乱不堪,崇祯帝亦无力收拾这一残局,只得再次启用宦官辅佐朝政,然而此时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已然尾大不掉,对朝野局势的影响更为深重。
在这般动荡难安的朝野之中,袁崇焕复辽大业的后勤补给全然无法获得任何保障。再者,朝廷内阁六部人员频繁更迭,致使政令的下达与执行举步维艰。故而,袁崇焕期望皇帝以及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对辽东战局予以鼎力支援的想法更是无从实现。
![]()
在袁崇焕的复辽战略里,乃是先守后攻,以守为始,以攻作结,综合运用经济封锁与军事对抗这两种手段。在守的进程中,整训军队,培育强大的野战兵团,待时机成熟,便挥师北伐,与后金于疆场一较高下,战而胜之,收复辽沈。袁崇焕就任督师后,旋即开始整编军队、调整将领,筹措武器装备,多方购置战马,时常在锦州、宁远训练、校阅军队。从其后的守卫北京以及恢复四城(遵化、滦州、永平、迁安)的情况来看,辽军的野战能力已有显著的提升,只要指挥得宜,便能与后金一争长短。由此可见,袁崇焕的豪言并非妄语,五年复辽并非空谈。
然而,袁崇焕为确保军队指挥权的稳固,擅自斩杀了毛文龙,致使皮岛发生兵变。由此,皇太极收服了毛文龙手下的三大将,即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也使得后金于 1629 年突破辽东地区的防线,兵锋直逼京师。袁崇焕虽及时增援京师并击退后金,可此时朝廷的情形已不再一味信任袁督师,而是对其心生猜忌了。
![]()
由此可见,袁崇焕的“五年计划”极具吸引力,并且只要国家的政治经济秩序能维持一定的稳定程度,便能够实现。但甚为可惜的是,处于明朝末年这一时期,就注定了它仅仅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构想。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