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一点点,特朗普差点没能顺利飞到英国,然而,冒着生命危险访英的特朗普没想到,大张旗鼓搞欢迎仪式的斯塔默,还给他准备了一个巴掌。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在特朗普结束访问离开英国后,用不了多长时间,英国首相斯塔默就打算正式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这违背了美国长久以来的中东政策。
红毯底下的猫腻:各有各的小算盘
特朗普这次访英,说破天也算是“破纪录”了。英国王室愣是破了百年规矩——以前从没给过第二任期的美国总统这种国事访问待遇,温莎城堡的迎接、仪仗队检阅、国宴,该有的全有。
白宫那边肯定特吃这一套,毕竟特朗普正需要这种外交场面拉国内支持率呢。跟他来的美国企业也没闲着,微软说未来四年要在英国投300亿美金,谷歌还要建新数据中心,签了一堆合作协议,特朗普在记者面前脸都笑开花了。
但风光背后早有缝儿了。就在特朗普享受王室待遇的时候,英国外交大臣伊薇特・库珀正公开骂以色列——说他们打加沙城“又鲁莽又吓人”。
这话跟陪特朗普来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比,简直是对着干——鲁比奥刚从以色列回来,还嘴硬说“美国一直都挺以色列”。其实今年7月斯塔默就放话了:要是以色列不停下在加沙的暴力,英国就承认巴勒斯坦国。只是当时没人想到,他会挑在特朗普走了之后动手。
更有意思的是俩人见面聊的内容。在契克斯别墅,特朗普跟斯塔默说“加沙这事儿,咱俩也就这点不一样”,听着轻描淡写,其实火儿都压在肚子里。斯塔默倒会打太极,先说英美都支持“加沙和平路线图”,话头一转就强调“得赶紧送人道援助”。
明眼人一看就懂,这哪儿是“一点不一样”,分明是中东政策彻底掰了。要知道,今年5月英国就制裁过以色列那个极右翼部长本-格维尔,冻了他资产还不让他进英国,当时就把以色列气坏了。
特朗普冒着“风险”来英国,可不是来旅游的。除了在政治上装装样子,更想靠经贸协议把英国绑在美国船上。俩人签的人工智能、半导体合作,还有新一代小核电站项目,其实都是美国想在科技上卡中国脖子的招儿。
可斯塔默政府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一边拿美国的投资,一边不买美国的账。这种“吃人家饭还砸人锅”的操作,英美这么多年打交道里,真没见过几次。
掐着点摊牌:为啥非得等特朗普走了?
斯塔默选在特朗普刚离开就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时间算得比谁都精。按《泰晤士报》说的,英国政府早定好计划了:等特朗普的飞机一飞出英国领空,就启动承认程序,赶在下个星期联合国大会前把事儿办了。这种“背后下手”的操作,明摆着就是不想给特朗普当场发作的机会。
斯塔默敢这么干,首先是国内逼得太紧了。工党内部早吵翻了天,三分之一的内阁成员一起递信,130多个工党议员签字要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些议员跟斯塔默说“现在就得动真格的”,毕竟加沙那情况已经没法看了。
联合国调查团刚出的报告里说,以色列在加沙搞“种族灭绝”,20分钟内就炸了37次,连13岁游泳的孩子都没放过。英国街头抗议的人越来越多,再不表态,工党下次选举就悬了。
国际上的风向也让斯塔默觉得“不能等”。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早说了要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联合国193个成员国里,已经有147个认了巴勒斯坦国的地位。这时候英国再不跟上,就太不合群了。
更关键的是,联合国刚以142票赞成通过了支持巴勒斯坦的“纽约宣言”,连中国都投了赞成票,就美国和以色列俩“孤家寡人”。斯塔默政府肯定明白,再跟着美国硬扛,英国在国际上只会越来越孤立。
还有以色列自己作死,把英国逼到墙角了。内塔尼亚胡政府不光不停火,还批了个“基甸战车2”计划,要把加沙城全占了。
以军坦克冲进加沙市中心的画面全世界都看见了,联合国特别报告员都骂这是“糟践人心”的人道主义灾难。
英国早就看以色列那极右翼部长不顺眼了,之前制裁本-格维尔就是警告。现在以色列变本加厉,斯塔默正好借承认巴勒斯坦国出这口气。
挨“闷棍”后的连锁反应:美国霸权有点扛不住了
特朗普估计是在飞苏格兰的专机上看到这消息的。这位平时总说自己会“做生意”的前总统,肯定觉得被盟友耍了。他赶紧让发言人出来说“坚决反对”,还拿老一套说“承认巴勒斯坦国就是惯着哈马斯”。
可这话现在连美国自己的盟友都不信了——法国和沙特牵头搞的“纽约宣言”都通过了,英国不过是跟着走而已。
最尴尬的是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最近在财政部会议上难得服软,说以色列现在“越来越孤立”,以后可能得“自己养活自己”。这话听着就可怜,以前有美国撑腰,在中东横着走的以色列,现在连最铁的欧洲盟友都变脸了。
欧盟都宣布要暂停给以色列的贸易优惠,英国这一承认巴勒斯坦国,等于给欧盟其他国家带了个头,接下来说不定还有更多国家跟着干。
美国想拦都拦不住。国务卿鲁比奥在伦敦急得直转圈,说“承认巴勒斯坦国会让和平更难”,可这话连日本都骗不了。虽然美国私下警告日本“敢承认就没好果子吃”,但英法这些老牌盟友根本不吃这一套。
英国心里门儿清:美国现在忙着对付中国,压根没功夫跟欧洲盟友翻脸。斯塔默这时候跟美国说“不”,既能在中东刷点存在感,又能在脱欧后给欧盟留点好印象,简直是一举两得。
这记“闷棍”其实点醒了不少人。以前看着铁板一块的西方阵营,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已经彻底散了。英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表面上是不给特朗普面子,实际上是美国霸权有点松劲儿了。
等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敢跟美国唱反调,147个国家都站在巴勒斯坦这边,美国再想靠威胁利诱拢住盟友,就越来越难了。
特朗普揣着“好成果”回国了,那些科技投资、贸易协议看着挺美。可斯塔默这记“闷棍”打得实在响,不光打在美国脸上,更打在了“美国说一不二”的老规矩上。
等英国这周末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这出外交戏还得更热闹。估计特朗普以后不想再去英国了——谁也不想刚享受完欢迎仪式,转头就被背后捅一刀啊。
而对英国来说,这步棋走得值:既赚了国内老百姓的好感,又在国际上挣了面子,还没真把美国得罪死,斯塔默这政治账算得是真明白。
信息来源:
京报网——特朗普反对英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计划
央视新闻——北美观察丨特朗普再访英国:“史无前例”背后的利益角力
观察者网——“只等特朗普离开,英国政府本周末就承认巴勒斯坦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