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作为父母,好不容易盼着儿女成家立业,本该安享晚年,却又总会被孙辈的啼哭,拉回忙碌的生活。
不得不说,如今老一辈带娃,已然成为了一种养育常态。
但问题是,虽然这是一种无私的付出,以及对儿女伟大的托举。
可这份浓浓的爱意里,却藏着不少需要拎得清的“门道”。
否则,最终就会落个出力不讨好、寒心又委屈的结局。
所以,给儿女带娃,哪怕他们再孝顺,老人心里也得留这三个“心眼”。
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整个家庭负责。
01.留个经济心眼:别把养老钱全贴进去
邻居张阿姨总说:“儿女压力大,能帮一点是一点”。
于是,在她带孙子的时间里,不仅时不时的拿出养老钱给家里添家电、给孩子买奶粉。
甚至就连儿子儿媳的房贷,她也承担了不少。
就这样,不到三年,攒了大半辈子的存款见了底。
后来张阿姨有次生病住院,儿女却一时凑不齐治疗费用,一家人急得团团转。
直到这时,她才红着眼眶说:早知道,当初就该给自己留条后路。
其实,很多老人心疼儿女,往往不设底线,常常是“倾囊相助”。
可现实是,人到老年,身体难免出状况、亮红灯。
无论是养老还是看病,样样都要花钱。
民间有句俗语: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给自己留够养老钱,这就是老人晚年的“底气”。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愿帮衬儿女,而是自己要明白:
儿女有儿女的责任,老人也要有老人的底线。
就像作家毕淑敏说的:
经济独立的女性更有尊严,老人亦是如此。
留够养老钱,不是自私,而是不给儿女增添额外负担。
真到遇上事,也能避免向儿女掌心朝上要钱的尴尬与无奈。
毕竟,钱袋子稳了,晚年生活才能更踏实。
02.留个健康心眼:别累垮自己
“只要儿女过得好,自己苦点累点不算啥”。
这也许是不少带娃老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就像我们隔壁小区68岁的李阿姨,就是这样。
她每天早上五点起来给全家人做早饭,白天带孙子下楼遛弯、喂饭、哄睡。
但凡有一点空闲时间,还要帮着做家务。
一天时间下来,常常累的腰都直不起来。
前段时间去体检,她的腰椎间盘突出已经很严重了。
医生建议她要卧床休息,否则再拖下去就可能得手术。
可李阿姨却叹着气说道:“儿子儿媳工作忙,我得看着孩子啊”。
这句话听在大家的耳里,实在不是滋味。
说起来,带娃确实是个体力活。
无论是追着学步的孩子跑,还是抱着哄,对年轻人尚且都是考验,何况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呢。
可有的老人却为了成全儿女,常常隐忍不发,最终小病拖大病。
其实,老人带娃,最忌讳的就是“硬扛”。
因为一旦累垮了,不仅自己遭罪,儿女还得分心照顾。
如此一来,反而会让整个家庭陷入“两头忙乱”的困境。
所以正因如此,老人就一定得明白:
你的健康,比把孙辈带的多好更重要、
该休息时就休息,不舒服就及时去医院,做任何事情别逞强,主打一个“量力而行”。
毕竟只有守住健康,晚年才更加幸福。
也才能保障儿女的后方稳定,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打拼。
03.留个责任心眼:别大包大揽
有的老人带娃,就怕儿女辛苦,凡事都抢着干。
可时间一久,至少就会有两个问题,浮在水面上,搅和的老人身心俱疲。
其一,你承担的责任越多,儿女躺平的就越快。
到最后,你自己忙得不可开交,而儿女呢,却当起了甩手掌柜。
其二,当你毫无保留的付出,慢慢地,年轻人就会把这一切视为天经地义。
最终,不但理直气壮的索取,而且还不会感恩半句。
甚至,你稍微有点什么事情,做的不如他们的意,还会引来挑剔和嫌弃。
其实,老人帮着带娃,重点就在“帮”字上。
既然是帮,就是“搭把手”,而不是“照单全收、大包大揽”。
否则,看似是帮了儿女,实则却是让他们少了“为人父母”的实践机会。
不但容易养成年轻人的依赖心理,也会让你的付出,变得廉价。
作为劳恩,一定要记得:
适度放手,不是不爱,而是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回归到自己的责任位置。
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更独立,儿女也更有担当、更孝顺。
其实,带娃途中,所谓的“留心眼”,不是说斤斤计较。
而是在清醒地爱儿女的同时,学会爱自己。
守住钱袋子,是为了人到晚年,不被“钱”难住。
护好身子骨,是为了能多陪孩子们走几年。
松开手里的绳,明确责任归属,是为了让小家庭学会自己成长。
毕竟,父母与子女的缘分,本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大家说,对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