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地基与基础分部”全流程速览
(适用于房建、市政常规项目,节点可随合同、地方规定微调)
一、前期准备
- 图纸会审+设计交底——解决标高、持力层、防水、后浇带等疑问
-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编制、审批、报监
- 测量基准交桩 → 现场控制网布设 → 报验
- 材料、设备、商混站考察报审;钢筋、水泥、防水卷材等见证取样计划确定
- 分包(桩基、支护、降水、防水)资质及合同备案
- 质监、安监首次监督交底——取得“工程质量监督登记书”
二、正式开工→实体施工主线
流程口诀:降水 → 支护 → 土方 → 地基处理 → 垫层 → 防水 → 桩/筏/独基 → 地下一层墙柱梁板 → 防水 → 回填
- 降水、排水系统先行(如需要)
- 基坑支护施工与监测同步
- 分层分段土方开挖 → 人工清底 → 初验槽 → 勘察、设计、监理、甲方、质监五方正式验槽
- 地基处理(换填、强夯、CFG、水泥土搅拌桩等)→ 静载或轻便触探检测
- 垫层混凝土一次成型,表面压光并养护
- 防水层+保护层(底板外防外贴、桩头节点处理、阴阳角附加层)
- 桩基子分部(如采用)
- 成孔/静压 → 清孔 → 钢筋笼安放 → 水下/干灌 → 7d后低应变、静载试验 → 截桩头 → 桩芯钢筋、混凝土填芯
- 基础钢筋:弹线 → 底板下层网 → 支架/马凳 → 上层网 → 墙柱插筋 → 防雷接地网焊接 → 避雷引下线预埋 → 报隐蔽
- 基础模板:砖胎模/木模/铝模 → 集水坑、电梯井、后浇带深模加固
- 混凝土浇筑:测温线、试块、塌落度、同条件+标养 → 表面处理 → 覆盖养护 ≥7d(掺外加剂14d)
- 地下外墙防水、保护墙、挤塑板粘贴
- 基础回填:分层300mm压实,环刀/灌砂法检测,压实系数≥0.94(设计值)
三、过程质量与安全控制要点
重点提示:(所有基坑支护工程都有有效期,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停工,超有效期的,必须重新论证)
- 支护顶部堆载 ≤20kN/m²,水平位移日报
- 地下水位保持低于坑底0.5m
- 钢筋机械连接/焊接 500 个接头为一检验批
- 混凝土 100m³ 或每工作班留置 1 组试块;抗渗 500m³ 一组
- 防水卷材接缝≥100mm,热熔法施工当日完成闭水检验
- 夜间施工噪声 ≤55dB,土方车辆冲洗、槽角喷淋降尘
四、验收与移交
-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 → 填写《分项、子分部质量验收记录》
- 监理/甲方组织过程旁站、平行检验,对资料同步核查
- 重要子分部验收节点
- 地基验槽
- 桩基子分部
- 基础钢筋隐蔽
- 基础混凝土外观/尺寸偏差
- 地下防水效果(蓄水48h无渗漏)
4.正式“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
- 时间:实体完工、混凝土龄期到、资料齐全后 3 个工作日前书面通知质监站
- 组织:总监(或甲方项目负责人)主持,五方责任主体+质监人员到场
- 内容:资料核查 → 实体抽测 → 观感评定 → 签署《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5.质监站出具《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监督意见》
6.城建档案馆资料预验收 → 移交《基础竣工图》《检测报告》《隐蔽记录》等
7.进入下一分部——主体结构施工
五、核心归档资料清单
- 地质勘察报告、补勘记录
- 测量放线复核单、沉降观测初始值
- 试桩、静载、低应变、超声波、水泥土试块报告
- 钢筋、水泥、防水材料、预拌混凝土合格证+复检报告
- 隐蔽验收记录(钢筋、防水、防雷)
- 混凝土强度、抗渗评定汇总表
- 压实度、回弹弯沉检测报告
- 支护监测日报、总表
- 质量事故(若有)处理记录
- 分部验收表、会议纪要、整改回复
至此,地基与基础分部工作“闭环”,项目方可合法、合规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