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那天来医院,皱着眉头问我:“抽了一辈子烟,这时候戒还有意义?”看他一脸踌躇,其实心里怕得不行。这问题不是第一次听。很多人过了62岁,身体像是走到个分岔路口,有的还能撑场面,有的已经跟三高、冠心病缠上了。有些家里人劝着戒,但他总觉得晚了,或者戒反而刺激,谁知道会不会哪根弦一下就断了?可现实就是:在这个年纪,戒烟其实比年轻时还紧要,因为很多隐患已经变成了定时炸弹。
现在社会上不少人在讨论,老年人戒烟是不是太晚了。不少大爷嘴里叼着烟,心里盘算着:“这都快七十的人了,干点啥还有意义?”但你真查查数据,2021年中国老年学杂志写得明明白白,60岁以上的吸烟者,脑卒中、肺癌、心肌梗死几率比年轻人高多了——不是小打小闹,是随时可能“爆雷”的事。从身体角度讲,肺泡弹性、血管内皮这些本来就下降,烟一来,更容易捅出问题。
我见过一个患者老王,之前每年查完就忘,当自己没病。去年体检才发现慢阻肺,高血压还没好好控制。本来抽得挺欢,忽然下决心戒,结果前三个月体重飙了七斤,血压还跟过山车一样。以为自己被戒烟坑了,其实这是身体从尼古丁里“拉出来”后,出现一堆新状况。有点失落,差点又点上了烟。这种反应,大多数人有,但只要医生、药物跟上,能平稳过渡。只是这年纪,反复折腾不起。
你说是不是还有“一人戒,全家受累”?身边环境特别重要。别愿意独自抗争,家里人隔壁抽,亲戚聚会递烟,这哪叫戒,纯属受罪。据2022年实用老年医学分析,80%的成功案例有家庭支持。这话一点不假,我见过有儿女天天盯着爸妈一举一动,也见过有老伴偷偷给烟,不忍心看他们“难受”,最后失败的多。
很多老人把烟当作最后的乐趣。不抽烟,生活没滋味,觉得日子没意思。但其实这是依赖。像66岁那位阿姨,戒烟后拿插花和拼图当新爱好,每次门诊她都特兴奋,说自己的心态比以前还稳。这种例子常见,把掌控权交给自己,比靠一根烟强多了。
当然,有人信奉“想戒就立马戒”,缺乏准备。戒烟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不是塞个开关,一下子就结束。最好设个日期,找点替代方案,对戒断反应有心理预期。尼古丁贴片、戒烟药、甚至心理医生这些办法,老年人用起来一点不丢人。
不得不提醒一句,有些老头表面上不抽烟了,暗地里开始电子烟加热烟,或偶尔窜一支。他们自欺欺人,医学界早就研究清楚,这些替代品对肺和心脑一点不比烟草伤害轻。戒烟就该一次到位,别把正常戒烟变成打马虎眼。
最难那一关,还是承认和求助。有的人拉不下面子,不愿意找医生,不想用药,怕让人笑话。但加拿大做过调查,凡是65岁以上主动去门诊、选择专业方案的人,一年之内的戒烟成功率是平常人的三倍。这比死撑要强百倍。旁人帮你,实际是在帮你提升胜率。
再说个尴尬事,你觉得自己抽十年没啥,可你的小孙子可能每天吸你吐出来的二手烟、三手烟。今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就指出,长期生活在老年烟民的环境里,孩子们哮喘、肺炎、注意力差的概率一下就冲到天花板。你不戒,他们遭罪,这不是什么道德说教,是实打实的数据。
总有人说过阵子再戒,每拖一天都是在透支运气。那些夹在指缝里的烟,看似平凡,实则能决定你未来几年是不是要插氧气管度日。一年不得烟,冠心病风险能掉一半;五年不抽,脑中风机会和一般人持平;十年下来,肺癌概率直线降。数据明摆着,这不是卖东西,是全球医学界公认事实。
还在犹豫?说真的,这个年纪戒烟,谁都怕折腾。但把命拎在手里,晚几年和早几年,效果真的差得大远。抽烟、戒烟这事,你得自己掂量清楚,别真以为那根烟能替你抹去寂寞,到头来苦的是一家老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