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画榆林
稀土供应没有保障,美国是坐立难安,美方多次与中国谈判,稀土供应仍然无法恢复到关税战之前的状态。
美国70%的稀土依赖从中国进口,而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防工业陷入 “原料焦虑”。
前言
2025年9月18日,一封信把中美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这封信来自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共和党议员约翰·穆勒纳尔。他在信中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航班动手,说得直白点,就是——不给稀土,就不让你们的飞机落地美国。
这不是一个普通议员的“牢骚”,而是一个在国会有实际影响力的政客,发出的正式建议。他甚至还提出了三条具体操作方式,从限制中国航班着陆权,到审查飞机出口政策,再到联手盟友封锁中国航空投资,手段一个比一个狠。
穆勒纳尔致信美国总统特朗普,敦促特朗普政府及美国盟友“采取强有力的协调行动”,对中国航班的着陆权下手,胁迫中方供应稀土。
穆勒纳尔在信中提出三个馊主意:限制或暂停中国航空公司在美国和盟国的着陆权;审查针对向中国销售商用飞机、零部件和维护服务的出口管制政策;与主要盟友协调,限制中国航空领域的对外投资。
穆勒纳尔宣称,这些举措将向中方发出“明确信号”,“即切断我们国防工业的关键供应,必然会对其自身战略部门造成影响”。他进一步白日做梦,设想美国及其盟友可以通过“联手制华”,增强联盟的“韧性和团结”,继而在对华问题上“建构真正的筹码”。
美国航空公司目前仅运营获准飞往中国航班的一部分。美国运输部近期才批准美联航、美国航空和达美航空每周合计执飞48班次,中方航班数对等1。若真断航,美国航司损失惨重,绝不是特朗普政府想看到的。
穆勒纳尔还想拉上欧洲一起制裁中国航班。但现实是,欧盟、日本等国近期已多次拒绝美国对华加税的要求。
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也向特朗普表示,美国要求以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理由对中国加税,日本做起来很有困难。盟友们都很清楚,美国的加税要求不是真的想结束战争,只是在推卸责任和分担风险。
特朗普用烂了的“关税牌”,前不久,特朗普还以 “保障美国稀土磁铁供应” 为由,发出强硬威胁,声称若中国拒绝满足美方需求,将对相关产品加征200%关税。
然而这样的威胁,实际收效甚微。远的不说,就从今年开始来看,特朗普政府已多次宣称要对华加征关税,甚至一度将“对等关税”的基线税率,提高到了145%,试图通过贸易施压迫使中国让步。
但这一轮“关税战”,显然并未达到美方预期。除了让美国企业支付额外成本、国内通胀压力持续加剧之外,并没有影响到中国的发展节奏。
你打你的我发展我的
穆勒纳尔的计划还天真地设想,可以拉上盟友一起行动。但这显然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美国的盟友们,比如欧盟和日本,早就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在此前美国发起的对华关税战中,他们就多次拒绝跟随。逐利是资本的天性,这些国家没有理由为了美国的单边利益,去损害自身与中国紧密的航空联系。
就在美国政客们大声嚷嚷着要如何制裁的时候,中国正在水面之下,进行着一场系统性的“反脆弱”布局。
这种应对方式,不是战术性的争吵,而是战略性的调整,目标是从根本上降低对单一国家的经济依赖。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最近的数据显示,中国在8月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暴跌了33.1%,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但吊诡的是,同期中国的总出口额非但没有下降,反而逆势增长了4.4%。这一降一升之间,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成果:东方不亮西方亮,对美出口的缺口,正在被其他市场迅速填补。
这种供应链的重构,在农业领域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曾几何时,美国大豆是中国市场的绝对主力,往年全美约四分之一的大豆都要销往中国。
特朗普本人也曾公开喊话,要求中国把采购量提升到原有水平的四倍。可贸易战打下来,结果是什么?今年,中国商家没有向美国下过任何新订单。
美国的农场主们陷入了困境,破产数量显著增加。而中国呢?早已将采购的目光投向了巴西、阿根廷等地,成功实现了供应渠道的多元化。
事实证明,在一个全球化的市场里,想用一种农产品来“拿捏”一个大国,已经不现实了。
越用力,越脱手
更深层次的动作,发生在看不见的金融战场。中国正在持续且系统性地减持美国国债。其持仓规模已经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并且自2022年起,就一直稳定在1万亿美元的关口之下,呈现出持续净减持的趋势。
就在最近公布数据的一个月里,中国就单月抛售了257亿美元的美债。这绝非简单的财务操作,而是被外界普遍解读为推动“去美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长远战略布局。
每卖出一分美债,就意味着对美元体系风险的敞口减少一分。
正是在这一系列“反脆弱”布局的支撑下,中国在谈判桌上的心态显得愈发从容。反观特朗普政府,却似乎表现得更为急切。
美国的每一次极限施压,都像一个催化剂,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恐吓效果,反而加速了中国的战略转型。
这种奇特的互动模式,就是“杠杆悖论”的完美体现:美国这边的施压力度越大,中美经济之间那个曾经紧密的“支点”就越松动,最终可能导致整根杠杆完全悬空,使不上一丁点力气。
从农产品到稀土,历史正在重演。美国在贸易战中对大豆的施压,最终结果是中国实现了采购的永久性多元化,美国农民则永远失去了一部分市场。
结语
在稀土问题上采取更激进的威胁,只会进一步强化中国将稀土视为战略武器、进行更严格管控的决心。
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最终更有可能通过谈判桌,而不是靠一个议员的“馊主意”,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参考信源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51591526859407882/?channel=&source=new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