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现在去西贝吃饭,不仅不用花钱,还能往兜里揣钱。
这事儿听着怪吧?有人在网上晒了图,说西贝在找人去店里“吃饭”,过去坐着就行,吃完饭给结佣金。
要求不高,带个孩子去更好。
就有人真去了。吃着饭,拍着照,回头拿上百十来块钱。这钱挣得算轻松吗?可这饭吃得不一般,你得“演”得像个回头客,还得说好话。
有人还当着孩子的面,教孩子说要向“贾伯伯”学习。
孩子懂什么?大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从小看着大人为了百十来块钱,睁着眼说些自己都不信的话,这……以后孩子长大了,知道这是假的,心里会怎么想?
这事儿还没完,又冒出个西兰花。
西贝一家店里,摆了颗绿油油的西兰花,旁边放着张小票,说是刚从盒马买回来的——新鲜。
就一颗?
一家那么大的连锁饭店,一天就用一颗西兰花?这话说出来,谁信。网友看见了,都觉得像在看戏。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做给人看的。
哪家正经开饭馆的,是这么进货的?
厨师还特意把那张购物小票拿出来展示,连着装西兰花的塑料袋都还在。这动作看着…太刻意了。
街边随便一个苍蝇馆子,老板都知道大清早去批发市场拉一车菜回来。西贝这么大的店,后厨采购员是推着购物车,去超市一棵一棵地挑菜?这不合常理。
这西兰花,好像跟西贝过不去了。
上次出问题,也是因为西兰花。直播的时候,有人发现他们用的西兰花,包装上写着“保质期24个月”。这事当时闹得挺大。
这次又来一颗“盒马现购”的西兰花,是想证明什么?
证明自己改了?
可这改的方式,看着比不改还让人心里犯嘀咕。大家想看的是你后厨仓库里堆的是什么菜,而不是你从超市买回来摆在前台的那一颗菜。
这就像是,有人说你屋里脏,你不打扫屋子,却在门口摆了一盆新买的花。
屋里还是那个屋里。
有人觉得,西贝总算肯动一动了,哪怕只是摆个样子,也比之前对批评不理不睬要好。算是一点点进步?或许吧。
但更多人心里不舒服。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明明知道对方在骗你,还非得装作不知道。一次又一次,心里那点信任,就这么被磨没了。
信任这东西,没了就真没了。
再回过头说那个花钱请人吃饭的事。
这和摆一颗西兰花,其实是同一个道理。店里冷清,不想着怎么把菜做好、把服务搞好来吸引人,反倒是花钱雇人来撑场面。
这不还是在“演”吗?
演给谁看呢?演给路过的人看,演给那些不知道内情的顾客看——“瞧,我们店里生意多好”。
可假的终究是假的。纸包不住火。一旦被人揭穿,之前演得越热闹,之后场面就越尴尬。
这种事,对整个吃饭的行当,影响都不好。
要是今天西贝这么干,大家觉得没事儿;那明天,是不是别的饭店也可以学?大家都花钱雇人排队,都买一颗菜回来摆着作秀。
那以后我们出门吃饭,看到的“热闹”,还有几分是真的?我们吃进嘴里的东西,跟他们摆出来的东西,是一回事吗?
那些带着孩子去挣这份钱的家长,可能觉得没什么。吃顿饭,说几句好话,钱就到手了,不偷不抢的。
可是,孩子就在旁边看着。
他看到的是,大人可以为了钱,去一个地方假装很喜欢,说一些不真心的话。这对一个还没建立是非观的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他会不会觉得,原来“演戏”是可以换来好处的?
有些东西,比一两百块钱要重要。
西贝这些年,被人说过不少问题。从涨价,到食材。每次的回应,都让人感觉像是在应付考试,不是真想解决问题。
这次,不管是雇人还是买菜,都像是一场危机公关。
可这公关做得,有点笨拙。
大家现在都不傻了,网络这么发达,一点小破绽都能被看得清清楚楚。与其费这么大劲去搭台子唱戏,为什么就不能老老实实地,把后厨打扫干净,把菜品明明白白地展示给所有人看?
批量采购的优质食材,公开透明的后厨流程,这些东西,比摆一颗从盒马买来的西兰花,有说服力多了。
也比花钱请来的一屋子“演员”,更能让人信服。
大家去饭店,为的是一口踏实饭。演戏,终究填不饱肚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