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年9月16日,在上海万象城的一家备受追捧的面包店内,有网友拍摄到一幕令人唏嘘的画面:店员正将货架上尚在保质期内的糕点逐一取下,装入黑色塑料袋中准备丢弃。
2
有路过的市民忍不住上前询问:“这些面包还有两天才到期,为什么不打折出售呢?”
3
面对质疑,工作人员并未抬头回应,只是平静地回答:“公司规定,当天未售出的产品必须当日销毁。”
4
这样的处理方式引发公众广泛讨论:明明还能食用的食品,为何非要彻底废弃?难道就没有更合理的出路吗?
5
面包当天必销毁?
6
对于成长于“粒粒皆辛苦”教育环境中的国人而言,亲眼目睹大量未过期食品被整袋清空,内心难免涌起强烈的惋惜与不安。
7
要知道,每一块面包的背后,都是农民顶着烈日耕种收获的粮食结晶。他们以几毛钱一斤的价格卖出小麦,最终却变成了售价几十元一斤的烘焙产品,而其中又有大量被每日定时扔进垃圾桶。
8
这究竟是经营规则,还是赤裸裸的食物浪费?如果能降价销售,既可回收部分成本,又能避免资源流失,何乐而不为?
9
其实,商家拒绝低价抛售的根本原因,在于品牌定位的核心逻辑——以“当日现烤”作为核心卖点。
10
就拿此次事件中的网红店来说,其走红不仅依赖口感出众,更重要的是向消费者传递了一种“极致新鲜”的承诺。即便价格高昂,仍有许多顾客愿意为此买单。
11
一旦开启临期打折模式,消费者很可能会转而等待降价商品,导致原价产品销量下滑。久而久之,门店的盈利能力与市场节奏都将受到冲击。
12
同时,打折商品的存在也会模糊品牌的品质边界。“当日现烤”的招牌将不再具有唯一性,顾客难以分辨手中购买的是否为新鲜出炉的产品。
13
更严重的是,当新鲜与非新鲜产品共存时,消费者的信任感极易动摇。哪怕没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仅仅出于对品质不确定性的担忧,许多人便会转向其他更具保障的品牌。
14
如此一来,店铺或将面临客源流失、口碑崩塌的风险。
15
起初人们以为这类现象仅限于少数高端烘焙店,毕竟长期大规模丢弃食物,很难想象企业如何维持盈利。
16
但深入调查后发现,类似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甚至延伸至超市、便利店等多个零售领域,形成了系统性的食物损耗链条。
17
根据美国方面的统计数据,尽管全年食品消费总量固定,但每年竟有接近40%的食物最终被浪费。
18
而在中国,尽管社会倡导节约文化,但一年内浪费的食物总量足以满足约2亿人口整整一年的基本饮食需求。
19
更令人警醒的是,已有研究指出:每浪费一吨粮食,相当于额外排放了3.6吨二氧化碳。这些本可用于果腹的食材,不仅加剧碳排放,还会在填埋过程中占用土地资源,并释放有害气体。
20
它们不再是食物,反而成了环境负担。
21
怎样才能免掉浪费?
22
值得借鉴的是,法国早在2016年便出台强制性法规,明确规定超市、面包坊等商业机构不得随意丢弃未售出食品,必须将其捐赠给慈善组织或食物救济中心。
23
此外,若商家执意选择丢弃而非捐赠,则需缴纳高达7500欧元的罚款。这一举措有效推动了食品再分配机制的建立。
24
反观国内,近年来也逐步推出相应治理措施。例如《反食品浪费法》中明确要求商家规范临期商品管理,同时引导消费者理性采购,践行“按需购买”原则。
25
部分地区还推出了激励政策,如实行“捐赠食品减免税收”制度,通过经济杠杆鼓励企业主动参与食物救助行动,从源头减少浪费。
26
以星巴克为例,这家国际连锁品牌除主营咖啡外,每日也会制作一定量的三明治、蛋糕等即食产品。临近保质期限时,门店会统一将剩余食品送往周边社区食堂、养老机构及儿童福利院。
27
据公开数据显示,仅2024年度,星巴克中国就累计捐赠近500万份即将到期但仍安全可食用的餐品。
28
与此同时,不少中小型商铺也在尝试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对日常销量数据进行分析,精准掌握各类面包的销售规律,从而合理安排每日生产数量。
29
例如某些社区面包店会依据过往订单趋势,控制烘烤批次和品类比例,实现供需基本匹配,最大限度降低库存积压。
30
另一种常见做法是,在商品临近保质期前数小时启动限时折扣促销。虽然利润有所压缩,但相比完全废弃,这种方式显然更具可持续性。
31
结语
32
站在商家立场,销毁未售出产品固然心痛,但在品牌形象与长期经营之间,往往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
33
然而,我们从小接受的“光盘行动”、“珍惜粮食”理念,始终提醒着每一个人:食物不应轻易被抛弃。
34
为破解这一矛盾,国家和社会正在探索更多解决方案。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让那些无法继续销售但仍可食用的食品,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
35
尤其是孤儿院、福利院、流浪者救助站等资源匮乏的公益场所,接收这些即将被废弃的食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尽其用。
36
当一份本该进入垃圾桶的面包,最终成为他人温饱的一部分,这才真正实现了它的价值。
37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上海网红面包店将未售面包直接丢弃 上观新闻:减少浪费,让每一粒粮食绽放应有价值
38
3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