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随着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稳稳落下,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广湛高铁)全线铺轨宣告完成,通信、信号、电力、接触网等“四电”静态验收随即铺开;8月15日、31日,新兴南至湛江北段、广州至新兴南段将先后启动联调联试,年底正式开通运营的目标进入倒计时。短短数年,这条时速350公里的沿海大动脉把广州与湛江的时空距离压缩到90分钟,为粤西地区插上了“融湾起飞”的翅膀。那么,广湛高铁通车后,广东下一条开工的铁路会是哪一条?请各位看官,继续往下看!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关键一段,广湛高铁全长约401公里,自广州站引出,经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终至湛江北站,设计时速350公里,是广东省目前技术标准最高、线路最长、投资最大的自主建设铁路项目。项目于2019年全面开工,先后攻克了湛江湾海底隧道、漠阳江特大桥、机场二号隧道等控制性工程:其中穿海盾构隧道独头掘进7551米,开挖直径14.33米,刷新我国高铁海底隧道纪录。
广湛高铁的建成,将让阳江、茂名、湛江等地集体迈入“广州1.5小时生活圈”,珠三角与粤西之间长期存在的“高铁真空”被彻底填补,同时使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城市群乃至海南自贸港之间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的“硬联通”。据测算,线路开通后,广州南站至湛江北站日均客流将达3万人次以上,对带动粤西临港产业、滨海旅游、特色农业融入国内大循环具有划时代意义。那么,为什么会说广湛高铁的开通会让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之间实现时速350公里的“硬联通”。
答案就是:与之无缝衔接的湛海高铁也按下“加速键”。根据湛江市政府最新发布,湛海高铁有望于2025年底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北起广湛高铁湛江北站,经霞山、麻章、遂溪、雷州、徐闻,跨越琼州海峡后接入海口站,陆上正线长约127公里,海峡段轮渡航距23公里,总投资约540.9亿元。湛海高铁按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时速350公里标准设计,与广湛高铁一致,可开行跨线动车组列车。未来广州—湛江—海口将形成“3小时交通轴”,比现有普速轮渡节省8小时以上。
其中,湛海高铁项目陆域部分新建雷州北、龙门西、徐闻北、徐闻南4座车站;海域部分采用“人乘船过海”模式,即旅客在徐闻北站下车后,步行登船横渡琼州海峡,约1.5小时抵达海口港,再换乘海南环岛高铁,全程无缝接续。同时,项目已预留桥隧过海通道条件,为将来“列车直接开进轮船”或“海底隧道”方案升级留足空间。
在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湛海高铁是包(银)海通道最南端的关键段落,也是海南与内陆实现“高铁一张网”的唯一断点。项目建成后,海南环岛高铁将真正融入国家高速路网,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之间的要素流动、产业协同、旅游互动将迎来质的飞跃。据预测,到2030年,琼州海峡铁路过海客流将达到每年2000万人次,湛海高铁将成为海南连接内陆的“黄金通道”。
广湛高铁的铺轨完成,为湛海高铁顺利开工提供了“零换乘”接轨条件:在湛江北站西端咽喉,六线并行大桥已一次建成,广湛、深湛、合湛、湛海高铁动车走行线在此交汇,未来列车可在同一站台完成跨线切换。与此同时,湛江市已启动市域(郊)铁路网规划研究,对雷州、徐闻等地的站点综合开发、城市轨道交通预留、港区集疏运体系进行统筹布局,确保“高铁进港、站城融合、产业联动”。
2025年底,广湛高铁通车之日,也许就是湛海高铁开工之时。从广州到湛江,90分钟;从湛江到海口,再增90分钟。一条世界级的高铁纵贯南北,将把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贸港三大国家战略平台紧密串成“90分钟黄金走廊”,为南中国海经济圈注入澎湃动能。届时,旅客清晨在广州叹早茶,中午到湛江看海,傍晚抵达海口骑楼老街,一场说走就走的“琼州海峡一日游”不再是梦想。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广湛高铁已呼啸而来,湛海高铁正扬帆起航。琼州海峡的“天堑”终将变通途,中国高铁版图上最后一块“海上拼图”即将合龙,让我们共同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