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波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突然关闭了与白俄罗斯接壤的所有铁路口岸。这一决定直接导致承担着90%以上中欧班列货物运输的马拉舍维奇枢纽陷入瘫痪,约300列货运列车滞留边境,中欧贸易通道被迫按下暂停键。
波兰方面声称,此举是针对俄罗斯无人机入侵领空及俄白“西方-2025”大规模联合军演的应对措施。
中欧班列自2013年正式命名以来,已成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据统计,2024年前8个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2,300列,年均增速保持在18%以上。
这条贸易大动脉贯穿东西、联通内外,为亚欧内陆地区开辟了开放新通道。中国境内已有128个城市开通了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
波兰边境的关闭使得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中国商品积压在白俄罗斯境内,欧洲多家零售商面临库存告急风险。德国大众汽车因中国芯片短缺暂停3条生产线,每日损失超200万欧元;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的义乌圣诞装饰品滞留边境,可能错过欧洲消费旺季。
波兰其实是中欧班列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十年前默默无闻的马拉舍维奇小镇,如今已发展成为波兰最繁荣的边境城镇之一,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
中欧班列不仅将中欧货运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还降低了欧洲对苏伊士运河的依赖。2024年中波贸易额达287亿欧元,中国连续六年稳居波兰第二大贸易伙伴。
波兰以安全为由中断班列运营,暴露出欧盟决策机制的深层次问题。虽然倡导一体化,但成员国各自为政的决策常常导致整体利益受损。
面对危机,中国展现出“双线作战”的战略定力。9月16日,王毅外长紧急访问波兰,通过 “稀土牌+替代路线牌”双管齐下,迫使波兰做出“保障班列畅通”的承诺。
中方明确表示,中国掌握全球85%的稀土精炼产能,而波兰的风电涡轮机、导弹系统等高端制造严重依赖中国稀土。与此同时,中吉乌铁路全线开工、跨里海通道扩容等替代方案加速推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既拒绝选边站队,又通过稀土出口许可谈判和替代路线布局,将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