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用来喂牛,牛粪经过发酵变成有机肥还田,既节约了种植养殖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9月17 日,谈及种养循环农业带来的实惠,广元市昭化区青牛镇莲池村华辉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贾丰华难掩兴奋。如今,这样的生态循环场景,正从青牛镇的田间地头延伸至昭化区的多个产业领域,成为全区农业绿色转型、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2022年,借着昭化区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的政策东风,青牛镇成功引进华辉农业。截至2025年,该养殖场已建成10000平方米标准化牛圈,肉牛存栏量达500头、年出栏400头,成为当地规模领先的肉牛养殖基地。发展初期,牛场每年300多吨的粪污处理曾是青牛镇的“环境包袱”,而周边农户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方式更为单一——多数就地焚烧,不仅污染空气,还暗藏火灾隐患。“畜禽粪污是污染源,也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秸秆看似无用,却是优质青储饲料原料。”青牛镇党委书记范涛的思路,为当地指明了破局方向。
养殖场的牛正在吃饲料。王曼丽摄
2023年起,在镇政府指导下,华辉农业启动“秸秆回收+粪肥还田”绿色种养循环项目:以有偿方式回收村民秸秆,经粉碎、发酵加工成有机青储饲料,既解决肉牛“口粮”问题,又为农户开辟增收渠道。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回收秸秆 200余吨,为村民增收3.6万余元,户均增收超千元,从源头上遏制了秸秆焚烧现象。与此同时,牛场将每年产生的300余吨粪污集中发酵,转化为优质有机肥,以低价出售给周边农户。这一举措不仅为牛场带来9万元额外收入,更改善了土壤结构、提升了耕地肥力,让农产品口感与品质显著提升。
“以前秸秆没人要,烧了还污染;现在能卖钱,大家都愿意送过来!”一位交付秸秆的村民笑着说,而使用有机肥的种植户也反馈,庄稼长势更好,化肥用量明显减少。华辉农业的成功,成为昭化区推广生态循环农业的“活样本”,青牛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何小斌表示,将进一步总结该模式经验,鼓励更多养殖场、种植户参与其中,让“变废为宝”的循环理念惠及更多群众。
此外,昭化区还依托124万亩林业用地,探索出“林业+农业”的生态循环新路径,打造林菌百类、林药千亩、林禽万羽的“百千万”工程,让绿水青山成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在林菌种植领域,昭化区创新建立“公司+合作社+高校+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在多个镇布局菌类示范园,带动农户培育平菇、香菇、羊肚菌等菌类品种。通过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市场销售,既盘活了林下闲置空间,又为农户提供了稳定增收渠道。
借助东西部协作契机,昭化区还引入浙江信德农牧,探索“林禽+林菌+林药”立体循环模式:在林间养殖土鸡,鸡粪为菌类、中药材生长提供天然肥料,而林下植被又为土鸡营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目前,该模式已实现土鸡养殖30万羽,日产鸡蛋12万枚,产值达4000万元。
从青牛镇的“秸秆—肉牛—有机肥”闭环到全域布局的“林业+多元产业”循环体系,昭化区正以点带面,构建起多层次、全链条的生态循环农业格局。这种模式不仅破解了传统农业的污染难题,更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杨黎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