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京津冀突发水环境事件暨天津南港工业区“一园一策一图”成果应用应急演练在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成功举行。本次演练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多家化工及环境服务企业协同参与,旨在全面检验京津冀三地应对突发水环境事件的协同处置能力,提升区域环境应急响应水平。
演练模拟南港工业区内某企业浮顶罐区突发火灾爆炸,引发危化品泄漏,导致消防废水外溢,同时厂区外围危化品输送管廊发生泄漏,导致陆源环境污染,并对近岸海域环境构成威胁。事故发生后,京津冀三地迅速响应,立即启动应急联动机制。依据《京津冀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合作协议》,有序开展联合会商、联合监测、联合处置、联合信息发布,充分发挥“陆海统筹”协同应急作战能力,成功处置该起突发环境事件。
本次演练各环节衔接紧密、应急处置高效有序。从企业“黄金15分钟”初期自救,到园区二级防控启动废水转输,再到跨企业应急池协同收纳事故废水,最终实现“一级防控不出厂区、二级防控不入内河、三级防控不出园区”的预设目标,充分体现了经开区应急体系建设的精细化与专业化水平。
演练现场,无人机、监测船、灭火机器人等先进设备精准锁定污染团,京津冀三地监测队伍、应急处置队伍与经开区水利、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紧密协同,通过截、封、堵、抽、排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成功拦截并控制污染物,切实贯彻了“以空间换时间”的应急理念,有效验证了“一园一策一图”方案的实战效能。
此次应急演练不仅系统呈现了化工园区突发水环境事件复杂且严谨的处置逻辑,更凸显了“预防为先、精准施策、联防联控”的应急管理理念。南港工业区构建的“三级防控体系”“跨企互助机制”及京津冀三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力量互补”的协作模式,为园区企业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
演练结束后,生态环境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作出点评,充分肯定了演练的实战性与系统性。下一步,天津经开区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水环境应急联动机制,深化“一园一策一图”成果应用,推进化工园区应急能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筑牢水环境安全防线,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