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澳洲那边出了个大事,农药和兽药管理局(APVMA)正式批了考拉衣原体疫苗的生产和使用,这东西还被俗称为“恋爱疫苗”。
刚开始听到这名字我还愣了下,后来才知道,考拉感染衣原体很多时候跟交配有关,叫这名字还真挺形象的。
这款疫苗不是随便搞出来的,是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的团队花了十年才研发成的。牵头的是彼得·蒂姆斯教授,还有个叫萨姆·菲利普斯的高级研究员。
他们为啥这么拼?主要是澳洲不少地方的考拉快扛不住了,像昆士兰州东南部、新南威尔士州,那边考拉衣原体感染率特别高,有些种群都快局部灭绝了。
彼得·蒂姆斯之前就说过,这些地方感染率常能到一半,有时候甚至七成,再不救真的来不及了。
单剂疫苗藏巧思,考拉野外接种不遭罪
这款疫苗最让人觉得贴心的点,就是它是单剂的,不用打加强针。
本来想,要是得打好几针,野外抓考拉得多麻烦啊?毕竟考拉在树上蹿来蹿去,抓一次就够费劲了,要是还得反复抓,不光工作人员累,考拉也容易应激。
后来发现科学家早想到这点了,单剂设计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且它的保护效果也挺全面,菲利普斯团队说能搞三重保护,减少感染、预防出现症状,有时候还能让已经有的症状好转。
之前他们做过试验,几百只野生和圈养的考拉都用过,结果还不错,感染后的死亡数量比没打疫苗的少了很多。
2023年他们还发了研究报告,说接种的考拉在繁殖季症状轻了不少,这对考拉种群恢复来说太重要了。
不过在这疫苗出来之前,考拉感染衣原体后日子过得是真难。之前都是用抗生素治,但效果一直不太行。老实讲,抗生素这东西对考拉有点“不友好”,考拉一辈子就吃桉树叶,全靠肠道里的特殊菌群消化。
抗生素一用,菌群就被破坏了,考拉没法好好吃桉树叶,有时候比感染本身还难受。要是病情到了晚期,没别的办法,只能安乐死。我查过数据,澳洲每年都有不少考拉因为这个没了,想想还挺可惜的。
衣原体是“隐形杀手”
衣原体这东西对考拉的伤害是真不小,不是光生病那么简单。
感染了可能会失明,考拉看不见就没法爬树找吃的,最后只能饿死。
还有的会不孕,雌性考拉输卵管堵了,雄性考拉精子质量下降,种群繁殖率直接就下来了。澳洲考拉基金会还记录过一只成年雌性考拉,因为失明十天没吃东西,最后没救过来。
更麻烦的是它的传播途径,除了刚才说的交配,接触受感染的粪便、母婴传播都能染上。
特别是母婴传播,考拉幼崽要吃妈妈分泌的一种叫“pap”的物质,有点像粪便,要是妈妈感染了,幼崽大概率也会被传染。
之前有野生动物学家观察过,某保护区里幼崽通过这个途径感染的比例快一半了,想想都觉得揪心。
现在疫苗已经开始试点了,阳光海岸大学和澳洲考拉基金会合作,先在布里斯班的丛林保护区、黄金海岸的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用,计划2025年底前给2000只考拉接种。
接种后还会跟踪观察一年,用粪便检测、红外相机这些办法看效果。如此看来,科学家不光把疫苗做出来了,后续的安排也挺细致,就怕出岔子。
不过这事儿也不是没挑战,成本就是个大问题。现在一支疫苗生产成本大概50澳元,换算成人民币两百多,大规模接种需要不少钱,目前主要靠政府拨款和公益捐赠。
还有偏远地区,交通不方便,疫苗要在2-8℃冷藏运输,运过去不容易。他们打算跟当地原住民社区合作,建“社区接种点”,毕竟原住民对当地地形熟,能帮上不少忙。
毫无疑问,这款疫苗是科技救野生动物的好例子,不光能帮考拉,以后其他濒危动物比如袋熊,要是也遇到衣原体问题,说不定也能参考这个办法。
但很显然,光靠疫苗不够,得政府、公益组织还有咱们普通人一起使劲,捐钱、关注考拉栖息地保护,这样考拉才能真的摆脱危险。
本来想是不是过几年就能看到考拉种群大幅恢复,后来发现还有不少坎要过,但至少现在有了希望,这就比啥都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