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平又双叒叕获奖了。
在苏州法院审判业务能力竞赛中,他获得执行组个人一等奖感觉并无悬念。对于欧平这些年的战绩,有人开玩笑评价“结棍”到有点“审美疲劳”了。
第六届“羊城杯”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征文评选活动一等奖、《法律适用》“立信杯”主题征文活动二等奖、第十五届中国破产法论坛优秀征文三等奖……年初至今,欧平以一季度捧回一奖项的频率刷屏,就连昆山法院“一把手”也少见地发了一条日常工作微信之外的朋友圈:《法律适用》“实践法学笔谈”开栏一周年,“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欧平副庭长共发表文章4篇,累计阅读量为2.7万次。”
这个“副庭长”分量不小。2020年任昆山法院民二庭副庭长、2022年任执行局副局长,2023年11月,昆山市企业重整服务中心成立,欧平又有了第三重身份——全国首家事业单位性质的重整服务中心主任。
个人成长必然置身周遭环境与所处时代之内。欧平是一张标签,在“昆山之路”精神潜移默化滋养下,他的发展轨迹恰好从一个角度映射了昆山法院锐意进取、担当实干的整体风貌;欧平也是一个符号,他的故事与苏州法院“执破融合”改革,甚至与国家破产制度演进的宏观叙事紧密契合。对于命运的安排,欧平似乎早有察觉,在入职第一年撰写的一篇题为《一生一事》的文章中,他是如此热情又坚定地奔向自己一生的选择——
我知道我带着“一生一事”的渴望与信念所从事的正是最光辉的事业,如空谷幽兰,不言自芳。这“一生一事”就是一生都用最炙热的感情对待自己所热爱的法律事业,不厌不恶;这“一生一事”就是用多一点点的耐心一滴滴的积累民众对法院的信任,不愠不火;这“一生一事”就是用最初的梦想用不变的信念来干好法官这一件事,不离不弃。
“很高兴遇见你,我的热爱”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早晨7点半,昆山法院五楼企业重整服务中心的大门像往常一样敞开。欧平到达办公室的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脑查看部门收结案情况。墙上的时钟指向7:35,距离正式上班还有一个多小时,他已经按部就班进入紧张状态。
“一般9点半开始安排开庭,两个庭一上午就过去了,所以要抓紧利用一早的黄金时间。”8点整,他快速梳理完手头案件进展,拿起笔记本走向会议室。管理人和债权人代表已经到场,这是一起破产案件中关于财产处置方案的协调会,他需要在一个小时的会议中,厘清各方诉求,找到共识基础。
这样的强度与节奏是初进法院的欧平不可想象的。2012年盛夏,专业学习刑法的他考入昆山法院,并没有按照原本设想进入刑庭,而是意外地被安排到基层人民法庭工作。也正因此倒逼他从做书记员开始恶补民商事法律知识,啃遍主流专业书,每天对着《法律适用》《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报》做学习笔记。
命运齿轮的转动时刻在两年后到来,此时的欧平已做好准备。
“2014年一起涉及千余名业主的楼盘项目陷入停滞,眼看要变成烂尾楼盘,破产审判尚未成型,执行程序又难以推进,为搞清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院里决定到法庭组织召开听证会,还是法官助理的我被选中参与记录。”欧平至今记得当时分管领导略显随意的一句评价,“乱哄哄说了那么多话,有用的就一两页,他全记下来了,小伙子蛮灵噶!”
这次获得正向激励的经历,也让欧平发掘了自身兴趣与天赋,从而学得更勤、钻得更深。到2017年,昆山法院着力开展破产审判工作,欧平主动请缨:“我可以试一试”。
“一试”八年未了情,他感受过创业失败企业家的不甘与心酸,分享过债权人获得清偿后的喜悦与微笑,也曾经为企业重获新生而感到振奋与激动……在法律纯粹性与社会复杂性的互动中,寻找朴素认识与理性价值的协调,护航经济大局与个体利益的平衡,成为欧平的课题,也是他的使命。
“不要让办案和研究成为两张皮”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9:25,欧平穿好法袍,走向法庭。这是一起破产衍生诉讼案件,涉及股东出资问题。庭审中,他不仅细致查明案件事实,更在脑中随时绷紧一根弦,就是要注重发掘案件背后的法律适用难题。
码字虽然费脑费时,但早已成为欧平办案之外的一种乐趣。
“把办案的经验、体会凝结为理性认识,再去指导解决同类实践问题,并通过实践的磨炼进一步巩固理性认识,就能让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谈到审判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关系,他一语中的:“不要让办案和研究成为两张皮,不要为了研究而无病呻吟,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两翼。”
如此意识让欧平在办理每个案件时也有属于自己的扪心三问:这个案件能否提炼成典型案例?能否形成裁判规则?能否转化为理论成果?由此在处理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收集资料、梳理问题、总结做法,不知不觉为后续研究写作积累好了素材。
比如,昆山某置业公司执行转破产重整案,得益于“执破融合”改革助力被执行企业复工保交楼,获评最高院典型案例和全国法院优秀执行案例评选一等奖,办案中积累的素材和经验整理成理论文章得以发表,也获评过全国法院商事审判二等奖。“所有成果都是从实践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反过来又指导审判工作更上一层楼。”
10:50,庭审结束。他立即召集团队成员开碰头会,讨论刚才案件中涉及的法律疑难问题。十余年磨砺出的大局观,让欧平愈发感觉光靠案子办得好,很难承担起团队和部门的管理工作,还是要总结出可行有效的做法与制度。
“紧盯个案,做到深度挖掘与成果转化之外,另一类研究就是紧盯机制,关注制度创新与理论提升。”不仅对自己,欧平对团队成员也要求具备系统性思维,不能就案办案,要从个案中发现共性问题,通过研究形成解决方案。
从最早在报纸角落发表一小篇“豆腐块”,到成为全市法院调研能手,步履不停、笔耕不辍练就了他开阔严谨的思维,而这些又精准地反哺办案,让他在办案中更加自信从容。于是,日程安排越来越密,头发白得越来越多,走路和语速越来越快,成为欧平从事司法审判13年的速写。还得加上一笔,字啊,越写越有。
“看到楼里亮起万家灯火,心里暖暖的”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下午2点,欧平前往市政府参加市里召开的协调会。伴随党委政府对于“破产重整就是新一轮招商引资”的理念日趋清晰,加之法院内部进一步理顺立审执破之间的关系,推进执破融合、探索执破一体,社会大众“谈破色变”的既往成见也大幅扭转:破产重整,不仅能一揽子清理债务人债务,让债权人公平受偿,还具有维护社会安定、盘活资源要素、激发创新活力的外部功能。
这也解释了欧平义无反顾扎进破产审判领域的原因:“一是挺有意思,二是挺有用。”
破产案件包罗万象,需要丰富的商事审判经验,更需要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识。欧平举例说,办一个破产案件,可能涉及企业与员工的劳动纠纷、楼盘建设的工程纠纷,还有税务等各方面问题,更要把握好社会经济形势和大政方针。
从最早一年十几件、三十几件,大多还是“无产可破”的结果,到去年的三百多件,昆山一家受理的破产案件就占全国总量的百分之一。在欧平看来,早期破产程序往往在企业完全经营不下去后才启动,资产大多已流失,现在从执行甚至立案时前端介入,趁企业还有挽救价值就启动程序,效果明显改善。
当好“生病”企业的救治“医生”,会议结束后的欧平又带了一堆问题回来:一家公司经营遇到困难,能否转入重整程序;之前处置的一块仓储用地需要协商执行避免隐患……
以周市镇为样本,多家企业通过破产脱困重生,有了成功案例,现在解决企业难题,府院联动提供了法律层面保障的新途径,顺畅很多。
不仅周市镇,越来越多的政府主动上门咨询。
不仅政府,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来寻医问诊。
不仅企业,随着苏州法院“类个人破产”改革稳步推进,很多“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也自发求助,以期获得一个摆脱枷锁重新上路的未来。
谈到最有获得感的时刻,欧平眼中闪光:“还是当事人的认可。”一位68岁的小企业经营者,通过“类个人破产”程序得到债务减免,激动到脱口而出称他为再生父母,“我赶紧安慰实在不敢当,您岁数和我父母差不多,现在一碰到问题他还是会来我这儿坐坐,说有一种踏实感。”
当然也曾有过“至暗时刻”。记得刚接手破产案件就碰到信访接待,面对黑压压一百多号情绪激动的人,从最开始根本没法谈,到一步步释法析理、共情劝慰让他们达到合理预期,再到最终化解矛盾,欧平坦言,“经过这种大场面,我感觉心理承受能力大大增强,后面再大的困难也不怕了。”
已经忘了有多少个烂尾楼盘通过破产程序成功重整;有多少业主终于拿到了迟来的房子;有多少次是从开始的大吵大闹,到最后当事人主动送锦旗、买咖啡……现在,欧平每次经过曾经重整盘活的楼盘或者商业体,看到高楼里亮起的万家灯火,都感觉心里暖暖的。
17:30,欧平在食堂用餐后到四楼运动空间跑跑步、打打球,毕竟保持良好身体状态,才能应对高强度工作。大概一个小时回来继续处理案头工作,审核法律文书、准备次日庭审、撰写调研文章……通常再一抬头,时针就指向晚上九点后了。回家陪伴孩子的时间实在有限,欧平不得不在早晨孩子起床到上学的期间挤出半小时来履行父职。
一天的采访过程中,不断有人联络工作,电话声此起彼伏,欧平始终从容应对,思路清晰。很显然他已达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顶端,所有日常繁杂都汇聚向一个宏大的、有价值的、向好的方向,每一份具体努力也因此有了独特意义。明年就要步入四十不惑的阶段,欧平最庆幸的是从一开始就找对了人生方向:个人成长与自己倾心奉献的事业紧密相连,且共同见证着彼此的进步。
“我个人的成绩没什么,千万别放大。”欧平说,伟大的不是个人,而是这个时代。何谓运气?天道酬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