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石柱县发布“三星香米”区域公用品牌,标志着当地稻米产业从“田间”到“舌尖”全产业链贯通,迈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新阶段。
作为承载千年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三星香米”通过品质严控、品牌塑造、联农带农等举措,正从特色小品牌成长为辐射全国的区域公用品牌。
生态筑基+标准护航 筑牢“放心米”品质根基
“好地好水出好米”,石柱县精选悦崃、三星等中高山乡镇为核心产区,这里海拔800—1200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180天的生长周期赋予稻米独特品质。
通过深化县校合作,筛选出野香优莉丝等抗病性强、口感佳的优良品种,并制定《三星香米种植技术标准》,从播种到储存全流程规范,配备技术推广员驻点指导,实现“种得优”。
在质量监管环节,石柱县市场监管部门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严查种子、肥料等农资质量;企业落实“出厂一批、自检一批”机制,行业主管部门常态化抽检,从源头到加工全链条保障“三星香米”无农残、米香浓郁,精米率达66.5%,获绿色食品A级认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品牌赋能+渠道拓维 打造“香飘全国”金名片
品牌建设中,石柱县通过举办产销对接会、参与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活动,让“三星香米”先后斩获“中国十大香米原产地”“最受欢迎农产品”等称号。
依托“重庆最美梯田”景观,石柱县挖掘种稻历史遗迹与土家民俗,打造“观光农业+品牌IP”融合模式,赋予品牌深厚文化内涵。
销售渠道上,中核集团定点帮扶6年来,定向采购2500余吨,推动产品进入832平台、京东等电商平台,并组织参加各类展销会,构建起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数据显示,今年,当地创新“单位认购+市场订单”机制,布局“微信+抖音”线上矩阵,截至8月已售香米超4000吨,销售额突破2500万元。
联农带农+帮扶升级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种好米”更要“富农家”。石柱县构建“稻米协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7000余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400元/亩年收益,优先在基地务工,企业以高于市场价0.2元/斤收购,带动户均年增收4000元。对50亩以上规模种植户,落实每亩200—300元产业补助,农机服务队提供“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降低生产成本。
中核集团从“输血”到“造血”深化帮扶,投入800万元改造基地、引进加工设备,邀请专家培训稻农1500余人次;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品牌设计推广,助力“三星香米”从地方特色升级为区域公用品牌。
目前,石柱县整合12家加工企业为6家,研发米醋、香米锅巴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从2020年销量700吨到2024年1600吨,再到今年预计突破10000吨、销售额超6000万元,“三星香米”已成为石柱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下一步,石柱县将持续完善全产业链体系,推动胚芽米、降糖米等特色产品研发,让“一粒米”带动“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书写品牌强农、产业兴农的新篇章。(李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