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临潼区的数万亩石榴园里,红彤彤的果实压弯枝头,丰收在望。
9月18日,在位于骊山脚下的西安市临潼区秦陵街道杨家村的临潼区田心石榴农民专业合作社,果农围在一起,认真聆听有关石榴上市前管理要点的讲课。
培训现场,临潼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副主任钟兴芝详细讲解了石榴安全生产要点。果农们听得聚精会神,不少人掏出手机拍录培训内容。
“以前种石榴凭经验,现在讲科学。这样的培训太实用了!”临潼区田心石榴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程小燕说,“老师讲的内容直接关系到今年石榴能不能卖上好价钱,大家都特别重视。”
理论培训后,临潼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在现场搭建起临时检测台,果农们纷纷拿来自家石榴样本排队检测。技术人员熟练地对样品进行编号、处理、提取和上机检测,不一会儿结果就在仪器上显示出来。
“程骊山的样品合格!”“王超美的也没问题!”随着检测结果一一公布,现场不时响起掌声。
临潼石榴素有“九州名果”美誉,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高,临潼区开始大力推广绿色种植技术。
“我们临潼石榴名气大,品质是关键。”临潼区田心石榴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重权介绍,现在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提前做好农残检测,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让客商放心,让消费者安心。
“目前合作社吸纳社员38人(户),种植石榴300余亩,育有临潼本土石榴品种68个,年产优质果240余吨,全部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种植,年产值120余万元。”陈重权自豪地说,“今年我们还想把临潼石榴卖到国外去,那就更要在质量安全上狠下功夫。”
“消费者扫描包装上的合格证二维码,即可查看产地环境、检测报告等全流程信息。”果农陈武斌拿着自家石榴的检测报告合格单,脸上笑开了花:“去年就是因为有这张‘承诺达标合格证’,每斤石榴能多卖一元左右。客商来了,一看检测合格,买得放心,我们卖得也硬气。”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临潼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主任孙小涛表示,他们将采取强化源头治理、智慧监管和品牌引领等措施,全力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包括石榴种植在内的农业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助力临潼区乡村全面振兴。(记 者:王三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