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牵动众多同事们心的夜晚吗?75岁高龄、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术中9次电除颤、在持续心肺复苏、临时起搏器保护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下完成急诊手术……24天前,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复兴区胸痛中心团队用惊人的意志和高超的医术,将一位极高危患者从死亡线上奋力拉回,创造了生命的一个奇迹。今日,我们激动地宣布,经过术中在手术部九死一生的抢救,复兴院区ICU和心血管内三科病房共计24个昼夜的精心治疗与护理,这位患者于近日顺利出院! 患者会心的笑容,是对所有参与救治医护人员最高的褒奖。
惊涛骇浪下的生死逆转
时间回拨至24天前,患者入院时已命悬一线,在手术室更遭遇了心脏骤停、频繁室颤、自主呼吸停止的极危情况,急诊、心内科介入团队、麻醉科、手术部护理团队临危不乱,在9次电除颤和持续不断的心脏按压下,顶着巨大压力成功为其开通了闭塞的“罪犯”血管,完成了这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将患者安全转入复兴院区ICU。
复兴院区ICU的10昼夜坚守
转入ICU,意味着战斗进入了新的阶段。患者面临着心功能恢复、脑功能评估、感染关、多脏器功能维护等多重严峻考验。
接到要转入的通知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复兴院区ICU许云峰主任立即从家中赶赴医院,24小时守护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呼吸机辅助呼吸、抗心源性休克、抗心衰、严格容量管理、抗感染、镇静镇痛、肾保护等治疗措施,病情逐渐稳定。终于,在第10天,迎来了重大的胜利节点——患者心肺功能稳定,成功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这标志着患者闯过了最危险的急性期,为后续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复兴院区ICU已成为复兴院区临床科室危重症病人的最后一道防线。随后,患者转回心血管内三科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普通病房的精心康复
转回心血管内三科病房,意味着治疗重点从最初的抢救生命转向了维持健康的过渡。心血管内三科李鹤飞主任医护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治疗康复计划:
医疗上:精准优化抗心衰、抗缺血、控制血糖及预防并发症的药物方案。
护理上:吴文娟护士长严格落实基础护理,预防压疮和感染,同时逐步开始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
心理上:医护人员和家属不断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帮助她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床上活动到床边坐起,从搀扶下床到缓慢行走,患者的身体一天天好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活动量逐渐日常化。经过精心治疗与康复,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出院标准。
成就感和职业荣誉感的绽放
“看到老人家出院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值了。”回忆起整个救治过程,主管医生游晓莹感慨道,“这个病例的成功,是医院整体实力的体现。从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到多科室的无缝衔接,再到每一个环节上的同事都全力以赴,缺了任何一环,都不可能实现今天的结果。”参与抢救的护士也激动地表示“虽然那天晚上累到虚脱,但现在看到她能走着出院,那种强烈的成就感和职业自豪感是无法形容的。这就是我们坚持的意义!”
彰显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复兴院区胸痛中心急危重症救治的强大实力
该患者的成功救治并康复出院,是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复兴院区胸痛中心建设和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的成功典范。整个救治过程环环相扣,体现了“生命至上,永不言弃” 的医者精神和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准。
此例患者的痊愈,极大地鼓舞了复兴院区胸痛中心团队的士气,增强了团队攻克急危重难疾病的信心。未来,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复兴院区将继续强化胸痛中心能力提升,优化救治流程,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