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宣威市第五中学高一教学楼还亮着灯。当晚,宣威市“杜鹃花”法律志愿服务队的女检察官们走进校园,为700余名高一女生开展了主题为“远离性侵,做自己的‘保护伞’”的法律知识普及活动。用“她力量”为女生筑牢自我保护防线。
红黄绿三色“点”出法律知识
针对高中女生的认知特点,“杜鹃花”姐姐们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与防性侵相关的法律条款,转化为常见涉未成年人性侵害的发生特点和应对办法,以红—危险、黄—警惕、绿—安全三色判断牌帮助同学们快速识别不同场景的风险等级,明确“可接受、需警惕、要拒绝”的行为边界。
情景互动“演”出应对方法
活动中的情景互动打破了以往“检察官讲、学生听”的模式,将真实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例改编成短剧本:模拟“同班男生借口故意触碰隐私部位”“校外大叔以送礼物为由要求单独见面”等场景,邀请女生们分组讨论该怎么拒绝、怎么脱身。有的小组提出“直接说‘不’并走开”,有的想到“假装给父母打电话”。“杜鹃花”姐姐们对这些办法逐一点评,同时点出“模糊回应易被误解”“单独赴约有风险”等问题,让女生掌握应对技巧。
匿名提问箱“讲”出悄悄话
为消除女生们“被侵犯后不敢说”的心理负担,活动还设置了“匿名提问箱”环节。女生们可以将“被熟人骚扰该告诉谁”“没有明显伤痕算不算证据”等问题写在纸条上投入箱中。“杜鹃花”姐姐们现场拆箱解答问题,并传递“维权不可耻,沉默才会让伤害延续”的观念。
“以前总觉得性侵是离自己很远的事,今天演完情景剧才知道,有些小事其实也是危险信号!”一名同学说。
下一步,宣威市人民检察院将持续聚焦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设计“定制化”普法方案,用情景模拟、案例漫画、一对一咨询等更接地气的形式,把法律保护的“种子”播撒进更多学生心里,为他们的成长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记者 甘仕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