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中国消费名品产业创新大赛工作推进会在北京赛迪产业园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敏主持,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冯海沧、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康宁、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长李志远、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执行主任刘龙庚出席。
来自北京、河北、辽宁、江苏、安徽、福建、湖南、广东、重庆等地工信主管部门以及中国轻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海南大学等单位40余名代表参会。
刘龙庚汇报了大赛工作进展及下一步计划。大赛启动以来,组委会走访了50余家企业,组织10余场座谈会,形成60余项产业需求清单,凝练26项赛题,现已发布产品创新和消费新场景两大方向参赛指引,技术攻关方向赛题正在陆续发榜中。下一步,计划在陕西、辽宁、江苏、重庆、海南、河北等地产业集群,组织专项宣贯动员会,有序推进赛事各项工作。
各地工信主管部门代表就组织动员、资源对接等方面提出工作建议,并将积极动员辖区企业参赛。行业协会代表从行业需求和企业痛点出发,对大赛赛题设置、评审标准等提出建议。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积极配合赛事推广与资源对接工作。高校代表围绕技术转化路径展开探讨,建议通过产学研协同推动创新成果落地,后续将持续做好师生参赛动员工作。
李志远详细介绍了高新区在消费品工业领域的集群优势和创新环境,高新区将全力支持大赛举办,推动优秀项目在高新区转化落地,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张康宁表示,将聚焦产品创新、技术攻关和消费新场景三大方向,重点挖掘适老化产品、现代食品、纺织服装等领域创新解决方案。一是强化协同对接。做好与各单位的协同对接,整合政产学研用资源,为参赛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二是提供服务保障。营造良好参赛环境,确保评审公正权威,支持获奖项目落地孵化。三是加强宣传推广。通过案例挖掘和成果展示提升赛事影响力,促进创新成果应用。
朱敏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工作部署。一是凝聚行业共识。加强与各地工信、集群、协会和企业对接,推动场景开放和资源协同。二是严控赛事质量。强化参赛项目资格审核与内容质量把关,建立动态反馈机制,切实提升大赛专业公信力。三是推动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创新项目与地方产业资源对接。四是打造赛事品牌。构建宣传矩阵,讲好中国消费名品故事,持续提升赛事影响力。
会议要求,一是提升战略认知,充分认识大赛对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行业技术创新、指导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二是强化赛事服务,积极链接政策、市场及技术资源,为优秀项目、团队提供全方位支持,确保创新成果落地应用。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构建从赛题发布到成果转化的全周期指导体系,推动大赛品牌化、系统化,使大赛真正成为促进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平台。
来源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测评事业部
编辑 | 办公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