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加沙城,这个曾经人声鼎沸、夜市热闹的地方,如今正被炮火与硝烟撕成碎片,以色列五个师、十几万大军倾巢而出,坦克碾压街道,空袭如暴雨倾盆,哈马斯的据点一个接一个地被摧毁。
战争进入最惨烈的阶段,哈马斯还能撑多久?有人说,今夜过后,哈马斯就将成为历史。那么,真的是这样吗?这场战争到底是终点,还是新的起点?
军事机器全速开动,加沙城变战场
2025年9月以色列启动了代号为“基甸战车2号”的大规模地面进攻,说白了这不是一次小打小闹,而是一次几乎动用了全国武力的全面作战,五个师、十四个旅,总兵力接近十五万人,加上六万名预备役,几乎是把家底全抖出来了。
这次动手的不是普通部队,而是以军的王牌战力——第98空降师、第162装甲师、第36步兵师,个个都是能在战场上“打穿钢板”的狠角色。他们不是简单地“推进”,而是“强碾”:前面是D9重型推土机清路,后面坦克紧随其后,一路将加沙市中心推成废墟。
以色列空军也没闲着,全面启动“地毯式”轰炸。从地下隧道到民用建筑,几乎没有哪里能躲过导弹的“问候”。整座加沙城,如今像是被从天而降的火焰洗劫过,焦土之上,只剩下彩色布料的残片和混凝土的碎块。
但看起来热血沸腾的军事胜利背后,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人道灾难,以军宣布萨拉赫丁公路暂时开放48小时,允许平民撤离,这听上去像是“人性化安排”,但实际上,逃亡的路上,既没有水,也没有吃的,更没有遮风挡雨的帐篷。
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光是过去几天,就有7万人涌向南部,目标是代尔拜拉赫和汗尤尼斯。然而,交通费用高得离谱,许多家里一分钱都掏不出来的人,只能选择留在炮火下等天命。
弹尽粮绝,依旧死守隧道
以色列这次打得狠,打得快,目标也明确:干掉哈马斯,占领加沙,不给巴勒斯坦建国留半点空间,但哈马斯也不是坐以待毙,虽然以军估计加沙城里只剩下2500到3000名哈马斯武装分子,但根据“战争研究所”的最新分析,哈马斯大概还有5000人,依托地道系统打起了“游击战”。
这些人不再像以前那样排队打仗,而是分散成小股部队,专挑以军的软肋下手。地道系统虽然被炸得七零八落,但仍有一半完好无损,成了哈马斯最后的“地下堡垒”。
不过现实摆在面前,哈马斯的弹药库存只剩下战前的15%,新兵装备不足、训练不够,甚至连一次像样的阻击战都打不起来。
原本有望达成的停火协议,也在以军突袭哈马斯谈判代表在多哈的驻地后彻底破裂,9月9日的“烈焰之巅”行动,导致至少6名哈马斯成员死亡,连谈判代表的孩子都没能幸免,停火希望就这么被一枚炸弹炸得粉碎。
而人质问题依然是这场战争中最沉重的筹码,2023年哈马斯袭击以色列时抓走了约250人,目前还有约120人下落不明。这些人质的生死,成了政治谈判的焦点,也成了每一次攻防之间最敏感的引信。
内塔尼亚胡的“最后一战”?
这场战争看上去像是一场军事行动,实则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亲手策划的一场政治豪赌,他要的不仅是军事胜利,更是政治背书,在右翼联盟的压力下,他必须证明自己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这场战争打赢了,他的历史地位就稳了;输了,可能就要“下台谢罪”。
目前,以军已经控制了加沙约75%的区域。剩下的20%,还在哈马斯手里。接下来,以色列计划建立4到5个所谓的“人道主义园区”,把220万巴勒斯坦人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管理”。换句话说,加沙将不再是加沙,而是一个个“可控区域”。
国防部长卡茨已经放话了:“如果哈马斯不交出人质、不解除武装,加沙就得被彻底摧毁。”甚至宣布,谁留在加沙、没按时撤离,就会被视作“哈马斯战斗人员”,可以“自由射杀”。
这不是战争,这是清场。而所谓“人道主义园区”,听起来更像是“集中营”的委婉说法,但问题是就算以色列把哈马斯打没了,真的就赢了吗?
哈马斯之后,谁来接盘?
战争的终点,不等于和平的起点,以色列这一次打得再彻底,也无法抹去一个事实:仇恨早已在废墟中扎根。联合国已经明确将此次行动定性为“种族灭绝”,指控以色列犯下四大类罪行,阿拉伯国家联合谴责,欧洲开始断供武器,西班牙、德国、欧盟纷纷动手制裁,国际社会的愤怒,正在汇成一股难以忽视的反弹力量。
但以色列并不孤单,背后还有“老朋友”美国撑腰。尽管国际舆论一片倒,但特朗普政府仍坚定支持以军行动。国务卿鲁比奥甚至亲自到以色列“打气”,还在哭墙前留下纸条,写着“愿世界和平”。这场面,怎么看怎么讽刺。
可即便如此,美国的支持也并非无条件,特朗普的态度很明确:可以打,但要快点结束。这并不是出于对巴勒斯坦的同情,而是美国也担心这场战争越拖越久,最后烧到自己头上。
现在的问题是,哈马斯即便被拔光了牙,谁来接手这片焦土?是以色列自己?是联合国托管?还是让加沙人自生自灭?没人说得清。
而更可怕的是,战后的加沙,可能会出现比哈马斯更极端的下一代,数据显示,加沙儿童中已有68%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他们在废墟中长大,目睹亲人死去,生活在断水断电的地狱里。哈马斯可能倒下,但仇恨不会。今天的孩子,也许就是明天的战士。
赢了战场,输了未来?
以色列这一次打得很漂亮,军事上几乎碾压式胜利。但如果胜利的代价是整个加沙的毁灭,是几代人的痛苦与愤怒,那这个胜利也许只是一场短暂的幻觉。
战争可以摧毁一座城,却摧毁不了一个民族的记忆。今夜过后,哈马斯或许真的会成为历史,但历史不会忘记是谁点燃了这场火,也不会原谅那些把仇恨留给下一代的人。
参考资料:
以军猛攻加沙城是一次巨大的冒险吗 平民代价与国际争议
2025-09-16 中华网
以军持续推进军事行动 以防长:哈马斯不解除武装就摧毁加沙
2025-09-16 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