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今年是个丰收年,村里的老水渠维修好了,还新建了拦水坝,灌溉用水的难题彻底解决了。”日前,湖南双牌县五星岭乡大兴江村村民何大哥望着从收割机上卸下来的一袋袋谷子,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向前来回访的乡纪委工作人员开心地说道。
今年1月,五星岭乡纪委在走访中了解到,大兴江村的主要灌溉水渠由于使用年限过长,长期缺乏系统维护,多处出现渗漏、淤泥堆积,导致水流不畅。每到灌溉季节,一边是水渠里的水流不到田里造成资源浪费,另一边村民灌溉要人工引水,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还增加灌溉成本,影响了种植户们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
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五星岭乡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将该问题列为重点民生实事,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深入实地全面了解水渠状况,针对发现的水渠破损、农业灌溉期水压不够、水量小问题,决定对水渠进行维修,并新修建拦水坝抬高水位增加水压。
方案确定后,该乡党委政府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的同时,多次组织村民代表召开会商会,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新修拦水坝存在的不同声音,邀请村里的老长辈、党员骨干帮忙调解,逐户上门沟通1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4起,最终新修拦水坝得到了全体村民的理解与支持。
水渠修缮和拦水坝新建过程中,该乡纪委紧盯材料质量、施工进度、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主动靠前监督,实地核查建材质量,防止出现违规操作和使用劣质材料的情况。经常性开展现场巡查,对水渠的防渗处理、管道铺设等施工质量严格把关,先后下发整改通知书4份。
此外,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该乡纪委组织村民代表成立监督志愿者队伍参与工监督,开通24小时监督电话,随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在“民生工程监督”公示栏,实时公开工程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经过4个月的紧张施工,赶在春耕生产来临之前,该乡完成5100米农业水渠的修缮,新建4个拦水坝,曾经渗漏堵塞的旧水渠变成了畅通无阻的“灌溉动脉”,全村485亩农田告别了“季节性灌溉难”的难题。
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双牌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全力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水渠水库维修拦水坝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了粮食生产的需求,成为全县农业发展的“助推器”。
“下一步,将督促县水利、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和相关乡镇建立健全农业水渠的长效管护机制,推动水渠管护与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坚实的保障。”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李远卿 唐伟 殷雅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