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
![]()
![]()
民生周刊记者 张兵 □ 袁翰
从新疆哈密市区的南粤文化中心,到喀什市区的广东路,一个个镌刻着岭南印记的地标,诉说着粤新两地跨越千山万水的情谊。从1998年起对口支援哈密,到2010年至今倾力支援喀什地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万里不为远,粤新一家亲”的动人故事,已绵延近30年。
“把最好的留给新疆”,这是广东援疆坚定不移的初心与信念。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十四五”以来,广东省(含深圳市)已累计投入援疆资金逾163.9亿元,7400名干部人才扎根边疆,为受援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
如今,广东对口援疆的接力棒,紧握在第十批干部人才手中。坚守边陲800多个日夜,他们以“进疆有目标、在疆有作为、离疆有成果”的实干担当,全力以赴增进各族群众民生福祉,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天山南北绚丽绽放。
![]()
疏附木亚格杏品质高、卖得好,成为当地农民“致富果”。(图/赵滢)
民生福祉暖人心,优质资源下沉一线
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西克尔库勒镇,是一座在戈壁滩上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新镇。崭新的乡镇卫生院、设施完备的幼儿园、机声隆隆的大型纺织厂串珠成链,整齐划一的民居商铺鳞次栉比。这幅生机勃勃的画卷,背后是广东援疆力量4.5亿元的倾力投入。
原来的西克尔库勒镇地处南天山地震断裂带,灾害频发。在粤新两地共同努力下,西克尔库勒镇整镇实施易地重建,全体居民搬迁到现在所处的位置。如今,这里已成为群众安居乐业、公共服务完善的幸福家园。
村民麦尔耶木古丽的孩子刚满周岁,在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落地后,她在手机上下单,就可以带孩子到离家几百米的卫生院接种疫苗。“镇上的幼儿园由广东支持建设,环境、师资特别好,等孩子3岁,我就送他到那儿上学。”麦尔耶木古丽满怀憧憬地说。
![]()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援疆医生在为患者诊治。(图/张令)
医疗和教育是民生之基、幸福之源。西克尔库勒镇的成功实践,是广东援疆工作核心导向的缩影—资金向基层倾斜、重心向民生聚焦,着力破解看病难、上学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民生福祉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石。广东医疗援疆,为各族群众筑起坚实的“医”靠。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山大学国际眼科医学中心新疆分中心、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等重大医疗平台相继落地;广东顶尖医院与受援地医院重点学科结对共建,“广东名医进疆工程”持续发力,推动当地医疗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例,2024年,其门诊量突破3.3万人次,床位使用率达85%,三四级手术占比高达89.22%,疑难危重病例救治能力显著提升。
医疗援疆是改善基层民生的“牛鼻子”。在广东援疆支持下,除了多家重大医疗平台在喀什地区落成,一批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也实现改造升级,白内障、肺结核免费治疗手术面向群众开展,基层全科医生培训有条不紊推进,“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的医疗援疆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今年9月,疏附县广州新城实验中学喜迎首批新生。这所由广东援疆指挥部投入资金2.55亿元倾力打造、广州协和学校全面托管的现代化学校,为喀什学子开启了多彩的知识殿堂。
高一(1)班的米娜宛尔·多力坤入学还不满一个月,就已经爱上了这里:“学校设施‘高大上’,老师认真又风趣,尤其是广东来的老师,课堂特别有意思,这就是我理想的高中!”
![]()
广东援疆教师在伽师县开展书法义教,并收录了广东和伽师两地青少年优秀书画作品,出版发行《唐诗三百首精选书画乐》。
广东援疆持续深化“组团式”教育援疆模式,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链条帮扶体系。近年来,在扎实推进“十四五”教育援疆任务的基础上,广东援疆精心实施《广东省教育援疆规划》新增的141个项目,累计选派支教教师及大学生1500多人次,为受援地教育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在疏附县第二中学,来自广州的援疆教师沈明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引入“进步即奖励”“趣味批改”等创新方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她与团队成立疏附首批“双融双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作坊,推动教育数字化在边疆落地生根,带领当地师生登上国家级英语演讲舞台,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新疆故事,实现了文化自信与语言能力的“双提升”。
文化交流结硕果,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今年暑期进行的2025年粤喀“石榴籽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虽已落幕3个月有余,但点燃绿茵激情的盛会,仍深深烙印在参赛球员心中。“太激动了!我们队拿到了季军!更重要的是,我们和广东的小伙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来自莎车县的小球员艾散·玉素普喀迪尔话语间充满喜悦。
这场足球盛宴,在南疆大地掀起了全民健身新热潮。来自广州、佛山、东莞及喀什地区12个县市和图木舒克市的16支队伍、384名足球小将,展开了为期9天的精彩角逐。赛事融合文艺演出、文旅研学等元素,线上观赛人次超百万。
喀什市篮球公园、穗疏文体公园等场馆设施拔地而起;连续举办的粤喀篮球嘉年华活动,杜锋、胡明轩等明星教练、球员倾情助阵;深入开展“祖国情·中华行”研学活动,组织超5000名喀什青少年赴北京、广东、福建多地交流;促成港澳大学生、政协委员赴喀交流;推动超30万名粤新青少年“云端”结对、书信往来……一系列文体交流,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跑出“加速度”。
喀什地区各族群众积极“走出去”,感受祖国发展脉动;岭南文化也深深“扎下根”,在边疆绽放异彩。广东的英歌巡游队伍穿梭于喀什古城,鼓点铿锵;东湖公园端午时节龙舟竞渡、百舸争流;佛山醒狮让伽师县“闹腾”起来,喜气洋洋……这些鲜活的文化符号,不仅增添了受援地各族群众生活的色彩,更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现代文明也在传播中浸润。位于喀什市中心的“悦读粤有趣”城市书吧,成为群众阅读休闲、享受精神食粮的好去处。
“我太喜欢这里了,不仅可以读书,还可以看视频、听有趣的故事,触摸屏和新设备太神奇了!在这里,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喀什市第四小学五年级学生乃菲赛·买买提吐尔洪分享她的阅读体验。
2024年,新疆首个以声像阅读为特色的“悦读粤有趣”书吧在喀什投入运营。今年,广东援疆推动书吧建设扩展至疏附县、伽师县及兵团三师图木舒克市等县域,11间声像图书室陆续在受援学校启用。全民阅读融入基层治理、乡风文明,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品尝”充满科技感、氛围感的文化大餐。
产业赋能动力足,重大项目在全疆布局
在过去不久的国庆中秋假期,“疆品南下”随着双节到来持续升温:大湾区消费者赶赴“疆品大巴扎”逛吃“扫货”;“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标语点亮广州塔,亮相城际列车,把来自新疆的产品卖出了花样、打响了品牌。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由广东援疆打造,是粤新两地特色优势产品产销合作平台。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效串联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畅通产销渠道,加速两地特色优势产品的双向流通,深化两地商贸合作。
线上主题馆与线下体验馆双轮驱动,让消费者挑选“疆品”“粤品”更加便捷;品牌推广活动、产销对接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两地名优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一套组合拳让产品变“爆品”。到目前为止,粤新特色优势产品交易额已突破124亿元。
产品的“出圈”,让受援地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唐王古瓜借力电商提前售罄,助农增收600余万元,农户从“不敢种”转向“抢着种”;今年,疏附县木亚格杏总销售额2608万元,较上年增长30%;伽师新梅以38.06亿元跻身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第40位,品牌发展力居全国第二,带动就业12万人,人均增收超1.5万元。
喀什智能物流港园区内,是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高效装卸,仓库里家电等货物分区码放整齐。作为南疆首个大型5G数字化综合物流园,这里已吸引京东等物流巨头入驻。“现在喀什地区的订单最快能实现‘当日达’,周边地区2—3天也可送达。”喀什智能物流港公共事业部经理闫鑫宇介绍,这一项目由广州拉普拉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运营,其负责人正是看中了喀什的巨大潜力。
现代物流港的建设,不仅方便了当地百姓生活,更为广东企业开辟了广阔发展空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新疆正从内陆腹地跃升为开放前沿。以“敢为人先”著称的广东企业敏锐捕捉到商机,在全疆范围内投资兴业,挺进中亚市场,既拓展了广东经济纵深,也提升了新疆的枢纽地位。
据统计,2024年,粤新两地重点签约企业超30家,在疆粤企营业产值达105亿元,稳定带动就业超2万人。如今,在疆粤企已成为群众就业的向往之地、现代产业工人的成长摇篮、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支撑。
从交通互联到市场互通,从“单向支援”到“双向赋能”,粤新两地合作的深化不仅热络了商贸,更串联起了民心。疏附县木亚格杏种植户麦合木提·纳斯尔深有感触,“我们种的果子承载着广东、疏附人民的汗水。如今,杏子卖得更好了,我们对生活更有信心,更想去广东看一看。”
天山巍峨,珠水浩荡。一项项惠民工程、一批批产业项目、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边疆各族群众的心田,夯实的是社会稳定、长治久安之基。这份跨越山海的深情,正汇聚成携手奋进的磅礴力量,谱写民族团结、屯垦戍边的时代新篇。
(实习生蔡雅琪对本文亦有贡献)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23期、11月10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主题)广东奋力书写屯垦戍边的援疆新篇(引题)在疆有作为 离疆有成果》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