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汽车时代的快速演进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是:用户的需求变得更复杂了。消费者希望的是“既要空间大,又要驾控好;既要智能体验,又要安全可靠;既要节能省钱,又要动力澎湃”。这种“既要又要”的矛盾,已经成为新汽车时代车企必须攻克的核心命题。
9月17日,备受期待和关注的吉利银河M9在杭州正式上市。作为吉利全新 AI 体系力赋能的 AI 时代新汽车,在吉利银河M9满配越级的配置和诚意十足的价格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款车为行业提供的解题思路:通过AI驱动的体系力重构,让“既要又要”真正走入现实。
对于大六座SUV而言,矛盾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车身尺寸一大,操控灵活性就难以兼顾;强调舒适空间,往往意味着牺牲驾驶质感。在新能源时代,这种矛盾更加突出:电耗高、成本高,智能体验炫技多但实用性不足。行业过去常见的做法是堆料补课,但用户满意度并未同步提升。原因在于,这些矛盾不是单一功能能解决的,而是底层架构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大六座SUV”经常成为家庭购车的矛盾集中地。一方面,父母希望有足够的空间承载一家人的出行;另一方面,驾驶者又希望车辆有灵活的操控感;年轻用户追求智能和科技感,而长辈更看重安全和稳重。在一辆车里,承载的往往是几代人截然不同的诉求,矛盾本身就是日常。
吉利银河M9的不同之处,在于把AI嵌入到底层,从根子上找平衡,让智能不只是“功能”,而是“体系”:
AI数字底盘以4毫秒级响应和大师级调校,让超过5.2米的车身实现3.45米掉头半径;83km/h麋鹿测试成绩,打破了“大车必笨重”的固有印象;AI云动力2.0通过场景引擎智能研判,实现馈电油耗4.8L/100km(CLTC)、续航超过1500公里,在性能与节能之间找到平衡;辅助驾驶系统和与星睿智算中心的超万卡算力,把智能驾驶从能用推向敢用、好用;基于GEA-Evo原生架构,银河M9把“第三排小板凳”变成了“尊享座”,让第三排成人也能“想伸就伸、想躺就躺”……
这不是在功能上做加法,而是把矛盾化为答案。与行业里普遍依靠“堆配置”来掩盖短板的思路相比,银河M9展现的是一种新的路径:通过体系化重构,在源头化解矛盾。卷配置容易,卷体系才难。
值得注意的是,在吉利银河过去几年的产品节奏里,这种体系力并非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一次次被市场验证。
从A0级市场单月销量突破4.8万辆的吉利星愿,到中高级电混轿车市场连续十二周蝉联销量冠军的银河星耀8,到月销持续破万的银河E5(参数丨图片)和星舰7,再到仅用14天实现交付破万银河A7,可谓上市一款、热卖一款。这说明吉利不仅能持续打穿不同细分市场,更能把AI体系力稳定转化为用户选择。
正如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所强调的,新汽车是要用AI重构造车逻辑,赋能车辆全域功能。没有AI,就没有真正的智能化;没有AI体系力,那也造不出真正的新汽车。
这正是AI时代新汽车的真正意义。它不是电动化的延伸,也不是智能化的炫技,而是以AI为底座,让汽车成为能思考、会进化的体系。对用户,它化解了空间与驾控、智能与安全、节能与性能的对立;对行业,它意味着竞争逻辑的转变——真正的竞争,不在单车参数,而在体系价值。
事实上,当我们跳出“银河”,把视野再拉远,银河M9不仅是银河品牌的新旗舰,也是吉利汽车高端化战略的先锋军之一。
2025年,吉利已经把同样的体系逻辑复制到更广阔的产品矩阵之中:银河M9、领克900和极氪9X组成了覆盖20万至50万元区间的旗舰序列,分别在大六座新能源SUV、全尺寸高端混动SUV和豪华新能源市场打开突破口。从银河到领克再到极氪,吉利用AI体系力贯穿整个产品梯队,构建了一条完整的价值进阶路径。
“既要又要”的难题,是整个行业的共性命题。电动化解决能源问题,智能化改善体验问题,而AI化,才是未来的真正分水岭。它不仅是一条技术路径,更是一种方法论。谁能率先把AI转化为体系力,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穿越周期。这是新汽车时代的答案,也是吉利银行M9、吉利全域AI 体系力留给行业的最重要的启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