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起脚尖看别人的时代
已经过去
前段时间印尼的雅加达出现暴乱,我想起去年曾组织团队去过那里。那趟旅程记忆最深的是雅加达到万隆的高铁,那条高铁线路很短,中国随便一条高铁的长度都是它的五到十倍。但坐在上面我很兴奋,那种感觉和2000年左右第一次在上海坐磁悬浮的时候一模一样。
雅万高铁是中国在海外落地的第一条高铁,它不但是新兴国家的新兴交通工具,也是“中国智造”的杰出代表。
看九三阅兵直播的时候,那种自豪的感觉再次出现。大阅兵上的大国重器,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智造似乎永远没有上限。很多军迷看完阅兵,发现自己成了“军盲”。
中国智造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我们认知迭代的速度,在消费品领域也是如此。
作为商业观察者,每一年我都会与很多品牌对话,其中包括大量中国消费品牌。近一年我有一种感觉越发强烈——国货的发展速度比想象中更快,创新能力和技术硬实力也比想象中更强。
过去消费市场长期存在一种观点,国际品牌代表“高端”,国货只能当“平替”。但近些年,国货正在经历从“跟随者”到“领跑者”的跨越。家电、手机、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的国货,已经成为与国际品牌抗衡的力量。
我们自己的品牌,正在通过系统性创新,兑现中国人对理想生活的期待,重塑我们的生活。
没有具体案例就没有具象感知,但此刻我的脑海里闪过很多品牌,每一个都是新时代的国货代表。最终我决定,从小家电这个不起眼的品类讲起。以小家电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徕芬为例,聊一聊:国货是如何打破技术垄断、做技术创新的?国货的创新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国货的集体发展有什么更深层的价值?
以系统性创新
兑现理想生活
人过了三十岁,记忆力总是难以避免地衰减,但偶尔在脑海里闪现的童年片段却非常清晰。回想起那些年,常去的理发店有个黑色吹风机,吹久了烫得头皮生疼,还总是带着一股焦糊味。
那时候的国产小家电,像是笨拙的学徒。核心技术攥在别人手里,我们只能亦步亦趋。用户也觉得“能用就行”,几乎不敢奢望什么极致体验。我们习惯了“踮起脚尖”看别人,默认技术鸿沟的存在。
但不知从何时起,这种“理所当然”开始松动。
我们只能仰望、模仿的时代,悄然翻篇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家电,正在以一种更细腻、更有温度的方式,诉说着中国制造的蜕变——它不再仅仅是“能用”,而是真正懂得用户需要什么,并努力靠技术创新来满足。
沿着行业原有路径前进一定更轻松,但行业的迭代,往往需要一个敢于打破路径依赖的品牌。过去小家电领域里那些长期未解决的痛点,一直在等待一次突破性创新。
以吹风机为例,传统吹风机吹干头发非常耗时,只能靠高温缩短时间,可高温又十分伤发。2016年,高速无刷电机出现,吹发体验显著提升,但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品牌手里,几千元的产品售价把很多人挡在门外。大众用户,是否能享受到又快又不伤发的吹发体验?
类似的还有电动牙刷,我身边体验过电动牙刷又回归到传统牙刷的朋友,不在少数。原因就在于,市面上常见的声波式电动牙刷和旋转式电动牙刷,仅仅加快了刷牙的频率,对刷牙手法和习惯并没有起到辅助作用,若还是以左右擦刷的方式去使用电动牙刷,那楔形缺损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电动牙刷是否能真正迭代,让用户不用刻意纠正自己,而是从产品的使用上直接享受到科学又干净的刷牙体验?
除了吹风机和电动牙刷,剃须刀也存在类似问题。市面上的剃须刀要么剃须效率低、清洁复杂,要么设计平庸,用户很难找到同时兼顾剃须效率高、清理方便且有高级质感的产品。男性用户,是否能拥有一台好用又好看的剃须刀?
面对这些问题,徕芬既没有选择延续小家电行业的传统路线,也没有一味在技术上炫技。而是立足用户最真实的使用场景和痛点,让高精技术服务于用户生活,通过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品质创新,真正改变用户生活。
徕芬的技术创新可以用三个“自研自产”来概括:自研自产高速无刷电机,用媲美国际大牌的三相无刷电机,实现吹风机快速干发,减少热损伤;自研自产伺服系统,使电动牙刷实现大摆幅扫振一体,高度契合巴氏刷牙法执行扫刷动作;自研自产高速直线电机,填补国产高端往复式剃须刀的技术空白,提升剃须效率。
这三项硬核科技打破了过去国外品牌对三个品类的技术垄断,让技术不再是少数人的精致,而是真正解决亿万用户生活细节中的痛点。
徕芬还发现,仅仅有技术创新是不够的。实验室里的技术是理性的,当技术进入生活,往往需要包裹上有温度的柔软“外壳”,才能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因此徕芬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并没有忽视设计创新,而是用工业美学将硬核科技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优质体验。
不难发现,徕芬的产品都很有美感,与其说是小家电,更像是一款精美的数码产品。
这种创新精神在国际上也获得了认可,公开信息显示,徕芬已斩获德国iF设计奖、日本Good Design G-Mark奖、《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发明奖等一系列重量级奖项。
在IFA、AWE等国际大展会上,徕芬展区也是人头攒动、备受关注的一个。甚至还曾有国外知名品牌因害怕徕芬势头太猛,在展会上恶意扰乱徕芬会场。
国货,也有被别人仰望的一天。
技术领先、外观有高级感的产品,不但考验企业的设计能力,也是对企业供应链能力的挑战。徕芬通过把产业链掌控在自己手中,打破了成本、技术、质量的不可能三角。徕芬有面积超20万平方米的智造中心,自产零部件占比超80%。对供应链的强把控,意味着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品质把控力。徕芬用扎实的底盘建设告诉整个市场,中国智造的深度与锐度,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这是个求快的时代,很多企业追求变现速度,希望所有动作都能得到即时收益。然而徕芬却在“价格战”“营销战”的大环境下,甘心几年磨一剑,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众多国货正在向世界宣告,中国制造的平替时代正在远去,死磕技术的和供应链的中国品牌,正在让高科技、高颜值、高质量、低门槛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时代的机会,终将属于那些不投机、脚踏实地的品牌。
国货向上
一场群体性的生活品质升级
中国有全球最强的制造能力,我们能够以最高效、成本最集约的模式批量生产。也正是因为这样,过去国货品牌对实体经济存在严重误解,认为实体经济就是生产。故而过去十多年,在多重因素的挤压下,很多只会简单制造的企业垮掉了。
实业的核心环节不仅有产品制造,还有更重要的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这才是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关键点。今天,这个链条终于被补齐。国货的发展不再仅仅体现在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上,也体现在对技术的极致追求上。这样的模式转变,使曾经高高在上的尖端科技,化作每个用户触手可及的生活升级。
过去国货等同于性价比,暗含着对品质和体验的让步。现在致力于技术创新的中国智造,让用户用低门槛享受媲美国际品牌的产品,本质是一种群体性的生活品质升级。
这种集体性的转变,正在悄然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徕芬是众多国货品牌的一个缩影,它通过科技创新,将吹头发、刷牙、刮胡子这些日常小事,变成愉悦的生活体验。
徕芬给用户生活带来的改变,可以用“润物细无声”五个字来形容。吹头发又快又不伤发甚至能做到即吹即润的养护效果,刷牙一键复刻巴氏刷牙法开启牙健康的新智能时代,剃须刀在基础剃净效果和使用体验之上还做到了精致好看……在徕芬眼中,每个藏在生活细节里的小痛点,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徕芬对用户生活的关怀,得到了用户的真诚回应——2023年,徕芬在抖音的销售额已经超戴森4倍。
回头想想,我们的生活就是由一件又一件的小事组成。当每个国货品牌都能像徕芬一样,将用户生活中的“小事”当成“大事”,跨越技术鸿沟,让技术真正融入用户生活,那时中国人的生活品质将有质的飞跃。
到那天,全世界记住的也不仅仅是“Made in China”,还有“Design in China”。
比速度更重要的
是方向
国货向上的浪潮,正悄悄重塑着亿万中国人的日常。回望国货的崛起之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产品的升级,更是一场深刻的生活革命。
当国货跨过“性价比”的窄门,通过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品质创新重构价值链,便向全世界展现了一种新的可能。
以徕芬为代表的国货品牌们大声宣告:真正的“高端”不由产地定义,而在于能否以创新兑现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技术鸿沟并非不可逾越,每个平凡的日常,都值得被尖端科技温柔以待。
未来十年,中国智造的版图将延伸到更远的地方。但比速度更重要的,是方向——让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人,让大国重器与民生小事共同闪耀中国智慧。当每个品牌都坚守这份初心,便是对“踮起脚尖的时代”最有力的告别。
内容作者:关珊月
编辑:郑晶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