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这日,老人们总说“昼夜均分,寒暑平”,
可咱这身子骨儿比节气还敏感——嗓子突然干得冒烟,胃里又总泛着酸水。
别慌,这是秋老虎在跟你打哑谜呢!我蹲在胡同口王大爷的茶摊前,
听他掰着手指头数了二十年秋分门道,今儿就着半盏茉莉花茶,
咱把老祖宗的养生智慧掰开揉碎了说,
吃对三样,喝准三样,忌好三样,保管你这秋过得比糖炒栗子还香甜。
【吃三样:润燥养肺正当时】
头一样得吃白萝卜,人称“赛人参”。您瞅那菜市场里水灵灵的白萝卜,切片生吃脆生生,炖汤软乎乎,最妙的是配莲藕排骨。
王大爷说,这组合能润肺化痰,秋燥天里喝上一碗,比吞十颗润喉糖还管用。
第二样是大枣,但得晒成干枣才成——生枣吃多涨肚子,晒过的枣儿甜而不腻,每天抓十颗泡水,补气养血比喝枸杞茶实在。
第三样非红薯莫属,烤得流蜜的红薯掰开,热气混着甜香直往鼻子里钻,这“长寿食品”补虚强肾,老人吃了腿脚有劲,孩子吃了长个头。
【喝三样:暖胃润燥有门道】
晨起先来杯蜂蜜水,温水冲开,喝到喉咙里甜丝丝的,润燥生津比喝凉白开强百倍。
午后煮壶银耳羹,银耳泡发后撕成小朵,加几粒枸杞,慢火炖出胶质,喝到嘴里滑溜溜的,比敷面膜还养颜。
到了傍晚,别忘了姜茶——老姜切片煮水,趁热喝下肚,驱寒暖胃,比穿三层秋裤还顶用。
这三样饮品,比奶茶店的果茶实在,喝对了能省下不少看医生的钱。
【忌三样:避开秋燥雷区】
头一个要忌生冷,冰镇西瓜、凉拌黄瓜这些夏日恩物,到了秋分就得收进冰箱深处。
王大爷说,去年张婶贪嘴吃了块冰西瓜,半夜闹肚子跑医院,花了好几百块才止住泻。
第二要忌辛辣,葱姜蒜虽香,吃多却像往喉咙里塞了把火,秋燥天里容易咳出血丝。
第三要忌油腻,炸鸡汉堡这些油汪汪的食物,吃多了胃里像塞了块石头,消化不动还容易积食。这三样忌口,比吃任何保健品都管用。
您瞧那村头老槐树下,几个婶子正蹲着摘野苋菜,
这秋分必吃的“秋菜”,叶子绿得发亮,采回来与鱼片滚汤,叫“秋汤”。
老话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喝了这汤,整年都少生病。
还有那送秋牛的习俗,红纸上印着农夫耕田图,配着吉庆话儿,送到哪家都乐呵呵地给赏钱。
这些老规矩,可比现在的养生讲座实在多了。
现在人都讲究科学养生,可老祖宗的智慧早把道理说透了。
秋分后要早睡早起,晚上十点前钻被窝,比喝安神汤还助眠。
运动要挑早晚,散散步、打套太极拳,出点薄汗最舒坦,别学年轻人半夜撸铁。
情绪也要调养,别总盯着手机叹气,去公园看看银杏叶黄,比刷十条鸡汤视频还解郁。
去年秋分,我蹲在院儿里剥石榴,籽儿红得像玛瑙,甜中带酸,正应了“秋收冬藏”的节气。
吃好这三样,喝准这三样,忌好这三样,再配上老祖宗的习俗和现代养生经,
这秋分过得比蜜还甜。您说是不是?
明儿早起,咱先去菜市场挑根白萝卜,再买把野苋菜,照着这法子过秋,保管比吃任何补品都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