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多地遭遇强雷暴天气,电闪雷鸣与降雨过后,不少城市的医院急诊科迎来了一批特殊患者:他们或咳嗽不止,或喘憋难平,部分人甚至因呼吸困难危及生命。这种与雷暴天气紧密相关的呼吸道急症,被称为“雷暴哮喘”,正逐渐成为夏末秋初城市居民呼吸健康的潜在威胁。
据京东买药的数据显示,受雷暴天气影响,截至9月10日12时,京东买药哮喘类药品搜索量环比上周提升270%,成交量环比上周提升190%。其中,布地奈德、沙美特罗替卡松搜索量最高。另外来自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数据显示,“哮喘、过敏”相关问诊量环比上周激增51%。
业内专家提醒,雷暴哮喘可发生于有哮喘病史者,也可突袭无既往病史人群,公众需高度警惕。
雷暴过后
多地急诊哮喘患者激增
9月9日傍晚,北京发布雷电黄色预警。当晚,市民陈女士的儿子小林突然从梦中憋醒,“一躺下就喘不上气,只能窝在沙发里,喂了感冒药也没用,折腾了一整晚”。直到第二天听同事提及“雷暴哮喘”,陈女士才惊觉儿子的症状并非普通感冒,赶紧送医。
在社交平台上,类似的经历并不少见。有家长称,孩子半夜咳喘不止,半夜1点多赶到中日友好医院,发现急诊室里满是类似症状的孩子;还有网友表示,雷雨天出门取了个快递,回家后就剧烈咳嗽,咳醒后再也无法入睡。
“近期因雷暴天气来就诊的哮喘患儿明显增多,多数以咳嗽、喘息为主,少数伴随胸闷、憋气,还有鼻痒、流涕等过敏症状,且中重度发作的孩子占比不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沙莉介绍,在这些患儿中部分孩子此前无哮喘病史,仅患有过敏性鼻结膜炎,此次因雷暴诱发急性重症哮喘,严重影响睡眠;部分孩子有哮喘病史但未规律治疗,雷暴天气直接导致症状加重;而坚持门诊规律治疗、定期复诊的哮喘患儿,均未出现急性发作。
除北京外,山西、重庆等地也出现了雷暴哮喘集中发病的情况。据相关媒体报道,9月8日21时许,山西太原突发雷雨,十几分钟的电闪雷鸣后,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人流骤增,短短几小时内接诊400余名患者,儿童、孕妇、中青年成为主要人群,经救治后,大部分患者已转危为安。
雷暴为何会
催生“致命哮喘”
所谓雷暴哮喘,是指雷雨天气中或紧随其后出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现象,多发生于花粉高峰期,属于与气象相关的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
“雷暴哮喘不是新型哮喘,而是哮喘的一种特殊急性发作形式。”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院针灸科主治医生陈璐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雷暴哮喘的核心诱因,是雷暴天气与过敏原的“叠加作用”,其中花粉和霉菌是主要“元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艳良解释,雷暴天气来临时,强风会将地面的花粉、霉菌等过敏原卷入高空。在雷暴的强气流和积雨云高湿度环境下,花粉颗粒会吸收水分膨胀、破裂,分解成直径仅2—3微米的亚花粉颗粒——这个粒径恰好能轻松穿透人体鼻腔和咽喉,直接进入下呼吸道。随后,降雨会将这些微小颗粒重新带回地面,导致空气中可吸入过敏原浓度急剧升高。
“以我国北方夏秋季常见的蒿属花粉为例,正常情况下,它的颗粒粒径较大,吸入后多引发打喷嚏、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状,很难进入下呼吸道。但雷暴天气改变了这一情况。”气象专家尹炤寅补充,雷暴前的上升气流能将花粉输送到几百甚至数千米高空,积雨云中的高湿度和雷电产生的高电压,会加速花粉破裂;降雨落地后,水分蒸发还会将部分亚花粉颗粒再次带至近地面,进一步加重过敏风险。
除花粉外,霉菌过敏人群在雷暴天气中也可能诱发雷暴哮喘,因为潮湿环境会促进霉菌孢子扩散。
为何此次北京雷暴哮喘现象格外明显?业内人士分析,一是近期北京花粉浓度处于高位,花粉浓度等级为“高至很高”;二是9月9日的强对流天气较为罕见。“通常这类易诱发雷暴哮喘的强对流天气多发生在内蒙古至河套一带,那里是蒿属花粉的主要源地。而此次北京出现了类似气象条件,导致雷暴哮喘集中发作。”一位业内人士说。
预防+急救,守护呼吸健康
面对雷暴哮喘的威胁,专家们一致认为,“预防为先、急救及时”是关键。无论是有过敏史、哮喘病史的高危人群,还是普通公众,都需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
“预防雷暴哮喘的核心,是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沙莉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有过敏史、哮喘病史的人群,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气象部门发布的花粉过敏指数。雷暴发生前1—2小时至雨后1—2小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紧闭家中门窗,避免过敏原进入室内。
“雷暴天气时,可开启空气净化器降低室内过敏原浓度,但需定期更换滤网,并根据房间大小调整风速;同时保持室内干燥,避免霉菌滋生,定期清理地毯、窗帘、沙发等易积尘的家具,减少过敏原积累。若雷暴天气前后必须外出,需佩戴N95口罩或防花粉口罩,穿长袖衣物、戴护目镜,减少皮肤和黏膜与过敏原的接触;返回室内后,及时洗澡、更换衣物,并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鼻腔、面部,清除残留的过敏原。即使雷雨后阳光普照,也建议待在室内1—2小时,避免雨水蒸发带来的亚花粉颗粒二次暴露。”沙莉说。
陈璐建议,过敏体质人群平时应清淡饮食,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少吃花生、鸡蛋、鱼虾等易过敏食物;适当进行散步、跑步、太极拳等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情绪波动、精神压力过大,因为焦虑可能加重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患者还可每日用0.9%生理盐水冲洗鼻腔1—2次,清除鼻腔内的炎性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鼻黏膜水肿。
“雷暴哮喘发作往往较急,通常在雷暴过后半小时内出现症状,如咳嗽、喘息、气促、胸闷,部分患者还会伴随打喷嚏、流鼻涕、眼痒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陈璐说。
“雷暴天气虽猛,但只要做好预防和急救准备,就能有效降低雷暴哮喘的风险。”马艳良强调,公众尤其是高危人群,需提高对雷暴哮喘的认知,关注天气变化,做好自我防护,才能共同守护呼吸健康,远离雷暴哮喘的威胁。
■中国城市报记者 康克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