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亲家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见过太多明白婆婆,把两家人处成了一家人;也见过不少聪明人,把亲情拧成了死疙瘩。
亲家往来就像对坐饮茶,太凉显疏远,太烫伤感情。
其实,两家之间哪来那么多计较算计,很多不痛快,都是“话溜了嘴、心过了界”闹出来的。
当婆婆的守住这5句话,两家就能和和气气,家族自然兴旺发达!
01、绝不说“我儿子/孙子到底还是跟我们更亲”
陈阿姨带孙子时,总喜欢逗孩子:“宝宝最爱谁呀?是不是最爱奶奶?”
有一次,孩子外婆来看孩子,孩子扑过去要抱,陈阿姨酸溜溜来了句:“哎哟,到底还是跟我们姓陈的更亲哟!”
亲家母当场脸色就不好看了,之后好久都没再来。
这话听着是玩笑,扎的却是真心。争宠斗爱,是亲家往来中最掉价的事。你赢了口头,输的是情分。
高情商的婆婆,懂得爱不是蛋糕,分一块就少一块。爱是泉水,越涌越多。她只会说:“宝宝真福气,这么多人都疼他!”
良言一句:爱不是独占,而是共享。孩子的爱多一份,家族的福气就厚一层。
02、绝不说“你们那边的规矩/习惯,我们这儿不兴这个”
赵姐的亲家是南方人,过年讲究吃年糕。
有一年春节,亲家母特地做了年糕送来,赵姐却撇撇嘴:“咱们北方人不吃这个,黏糊糊的,不消化。”
一盒满满的心意,就这样被晾在了桌上,亲家母的眼神当时就黯了下去。
你的家常,可能是别人的乡愁。否定对方的习惯,就是轻视对方来的路。
高情商的婆婆,会尊重不同。她会好奇地尝一口,笑着说:“这手艺真好!教教我,咱们明年一块做。”
良言一句:尊重对方的“原来”,才能共创美好的“未来”。
03、绝不在小辈面前说“你爸妈那人,就是……”
孙大妈有次和儿媳闲聊,说到彩礼旧事,没忍住抱怨:“不是我说,你爸妈当初就是太固执,一点不通融。”
儿媳听完没吭声,但之后好一阵子,对婆婆都淡淡的。话传回亲家耳朵里,更是掀起一场大风波。
背后论人是非,尤其是至亲的是非,是亲家往来最大的毒药。你堵死了沟通的路,也寒了晚辈的心。
高情商的婆婆,明白“口德”就是福气。她当面坦诚,背后夸赞,绝不让孩子夹在中间为难。
良言一句:当面不吝赞美,背后守住口德,是为人的修养,更是维系的智慧。
04、绝不说“这钱/东西你们留着,我们不缺这个”
刘姨亲家从老家带来些土特产,大包小包拎上门。
刘姨一看,觉得不值钱,赶忙推辞:“哎呀,这么远带这个干嘛,我们这不缺,快拿回去!”
亲家公顿时手足无措,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场面尴尬极了。
礼轻情意重。拒绝的不是东西,是对方那片心。你的“不缺”,衬得对方的心意格外廉价。
高情商的婆婆,最会欣然接受。她懂得热情接过,真诚道谢,让对方付出的心意,落地有声。
良言一句:欣然接受,是最好的成全;真诚感谢,是最高的尊重。
05、绝不说“都是亲家了,还分什么你我”
徐阿姨听说亲家母要给儿子买婚车,立刻插手:“买什么款我都看好了,你们出钱就行,反正都是亲家了,还分什么你我!”
亲家母当场婉拒,她却觉得对方小气,不顾大局,为此生了好大一场气。
亲家之间,最怕就是这种“虚假亲密”。不分你我,往往意味着单方面越界,让人透不过气。
高情商的婆婆,深知“界限”才是长久之道。她可以慷慨相助,但更会尊重对方的决定和空间。
良言一句:最好的亲家关系,是熟不逾矩。心中有尺,口中有度,关系才能长久舒服。
说到底,亲家往来就像一场交谊舞。
你进一步,我退一步,有来有往,步伐一致,才能舞出和谐与风光。
最高明的相处之道,不是不分彼此,而是心中有数。两家和睦,才是小夫妻奋斗最大的底气,是家族兴旺最硬的根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