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为桥传文脉,书写立人育新苗。作为中华文化的鲜活载体,规范书写不仅是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石,更是文化传承的“第一笔”。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校以《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纲,聚焦五、六年级高段学生书写痛点,以“规范、精准、提质”为导向,系统化推进书法课堂从“写对汉字”向“写好汉字”深度转型。9月16日,该校全体美术组教师就此展开专题教研,引导学生在提按顿挫间触摸汉字形韵之美,让笔墨不仅成为识字工具,更成为涵养文化自信、塑造品格的育人载体。
精准教学
“三抓三促”破解书写痛点
针对高段学生“笔顺颠倒、结构失衡、卷面潦草”等共性问题,确定“三抓三促”教学目标。抓笔画规范,纠正“横不平、竖不直”等笔画问题;抓结构匀称,进行结构专项训练;抓章法整洁,强化“提笔即规范、落笔必工整”的书写意识,结合教材实现精准教学。
多维示范
动态静态对比强化理解
构建“动态+静态+对比”三维示范体系。书法刘老师通过白板动态演示运笔轨迹,借助实物投影静态展示关键点,制作“规范-错误”对比卡呈现易混字书写差异,让学生清晰掌握书写要领。
三级评价
即时与长效反馈结合
推行“课堂即时评+周测反馈评+月评展评”三级评价机制。课堂上用“红笔圈点法”标注亮点与不足;每周开展“规范书写小检测”集中讲解问题;每月评选“书写小能手”并展示优秀作业张贴于班级“书法展示栏”。此外,将规范书写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规划未来
深化书写教学
刘老师与胡老师将从三方面继续推进。升级校本资源,开发“汉字文化+书写规范”融合课程;搭建展示平台,举办“校园规范汉字书写节”;强化师资建设,邀请专家培训教师,通过“教、练、评、展”一体化,让规范书写成终身技能。
中国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写好中国字不仅是爱国的具体表现,更是现代青少年传承中华文化、实现有效交流的重要途径。
总策划:花都一人
包装:李晓娜 排版:李晓娜
美编:刘静文 责编:闫珊
协同互推共建媒体:网易山西科教频道 / 山西科技报/科学导报现代教育
自媒体号:人民号 / 今日头条号 / 网易号 / 搜狐号 / 腾讯号 / 凤凰号 / 爱奇艺号 / 蚁搜山西抖音号 / 新浪微博等
技术支持:山西立媒报业有限公司 / 山西蚁搜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 山西先锋赞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