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今年27岁,刚做完年度体检,看着报告上的“体重超重”“高血脂”“高尿酸”有点发愁。尽管他坚持运动,效果却并不明显,如何科学调整身体状态,成了他眼前的难题。
其实,小李的困扰并不少见。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体检发现了健康隐患,却不知如何正确应对。小北走访了南京鼓楼医院江北院区健康管理中心,与南京鼓楼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行政副主任——申志祥主任医师展开对话。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体检,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我们也要对体检建立一个正确的认知——它并不能穷尽个人身体的所有疾病。”申志祥形象地打了一个比方:体检更像是一次“抽样调查”,而并非对全身细胞进行的“人口普查”。
体检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针对常见、高发的疾病进行筛查,但依然存在技术无法覆盖的盲区,疾病本身也有其发展的特殊性。“以卵巢癌为例,其早期病灶多隐匿于盆腔深部,常规经腹超声检查因受肠道气体、组织分辨率等因素干扰,检出效能有限,通常需借助盆腔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如CA125、HE4)等专项检查手段以提升早期诊断率。”
要想让自己做的体检真正实在、有效,选择体检套餐最核心的原则就是“量体裁衣”。它应当基于年龄、性别、家族史、生活习惯等个性化变量进行设计。
“一个25岁的年轻人,和一个55岁的中年人,体检的重点是不同的;男性和女性,关注的项目也不一样。比如女性还需重视宫颈癌、乳腺癌的筛查,男性则需额外关注前列腺健康。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则应该尽早做一次胃肠镜。”
那么
体检的真正意义究竟是什么?
申志祥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建立健康“基线”,实现动态追踪。“拿我们健康管理中心的系统来说,它可以对比你往年的体检数据,清晰呈现指标变化的趋势。”申志祥强调,趋势和某一次的绝对值一样重要,甚至更为有价值。比如血糖,今年是6.8mmol/L,去年是5.5mmol/L,前年是5.3mmol/L——这条逐步上升的曲线往往意味着患糖尿病的风险很大。所以说,各项体检数据变化曲线可能比单次正常值更值得警惕的健康警报。
第二,筛查高危因素,实施早期干预。这是体检最核心的价值所在。“查出肺结节、甲状腺结节、血脂异常、颈动脉斑块……其实是为了拉响警报,让你在问题变成‘大麻烦’之前就行动起来。”申志祥特别解释了如今不少人紧张的“结节”。
“它其实是一个描述性名词,它不等于癌,而是一个信号,提醒你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评估。而体检的目的,正是及时发现这些信号,再通过专科医生的诊断和定期随访,实现科学管理。”
第三,提供健康管理的“入口”与“处方”。一份有价值的体检报告,不应仅仅是简单的数据罗列,更是一份具体、翔实的健康行动指南——告诉你该去哪个科室进一步就诊,该改变哪些生活习惯,比如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加强运动等。
在申志祥看来,体检不应止步于“检”,更关键的在于“管”。这也正是该中心以“健康管理中心”命名的原因。“如果体检完成后没有相应的管理跟进,那么体检实际上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体检者本人也难以达到最初的健康目的。”
依托鼓楼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健康管理中心提供一站式检后健康管理服务。“我们下午还会安排医生排班,免费为中心体检人员提供体检报告解读服务。”申志祥介绍。
目前,中心正在实现从单纯健康体检向全面健康管理的转型,计划推出全新的“健康管理报告”。未来,体检者有望同时收到两份报告:一份是常规的体检结果报告,另一份则是由AI技术赋能生成的健康管理报告。这份报告将综合本次及既往的体检结果,提供包括运动处方、饮食建议等在内的详细健康指导。
针对体检中发现的阳性指标,除了专业解读之外,报告还会附上一个二维码。体检者只需扫码,就能直接联系到鼓楼医院相关专业的互联网医生,及时进行病情沟通,获取更多健康管理资讯,真正实现高效、连续的健康管理闭环。
体检并非“一劳永逸”,更在于之后持之以恒的健康管理与积极行动。每一次体检,都是我们与身体的一次真诚对话,而如何回应这份“年度报告”,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为自己做出切实的改变。从了解指标到干预生活,从担忧困惑到主动管理——这正是我们走向真正健康的开始。
素材来源 | 南京鼓楼医院江北院区
图、文 | 林涛、秦思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