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三博脑科杨亚坤:在神经外科的冰与火中,做低头成熟的麦子

0
分享至

从初中时憧憬的医师梦,到如今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的身份,杨亚坤的从医之路,藏着太多关于热爱、挑战与坚守的故事。他说自己平凡,却在神经外科这顶“外科皇冠上的明珠”领域默默耕耘;他自认不够优秀,却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践行着对生命的敬畏。

一脚踏入医学门,全凭“综合实力”与初心

“初中时,医师和老师就被我写进了未来理想职业清单。” 杨亚坤笑称,高中时大家都以为他会报考政法类大学——毕竟他是政治、历史课代表,中招考试历史满分,政治、地理、生物也很擅长。



转折出现在高考。当年河南省“语数外+大综合”的考试模式,让他这类“副科均衡”的学生占了优势。填报志愿时,他一手拿着中南大学的医学志愿,另一手是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学志愿。“现在看,无论学医还是学法,都是苦中作乐的职业。” 他半开玩笑地说,“毕竟‘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

最终,命运让他选择了医学。回望来路,他庆幸自己的选择:“做了自己最想干的事情,关键时期的选择,都能随心抉择。”

从 “死记硬背” 到 “逻辑开窍”,大学是场逆袭

进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杨亚坤经历了一场“开窍”式的成长。“小学到高中,我的成绩靠记忆力好,数理化逻辑比不上同学。” 他坦言,刚入大学时学习吃力,但大学阶段脑子突然变得“更符合逻辑”,学习效率飙升。

从大一时的吃力,到大五毕业时成绩持续上升——要知道,“大学时期大多同学都玩的更多,成绩曲线是下降状态的”。这份逆袭,他归功于湘雅扎实的医学教育。“湘雅‘公勇勤慎、诚爱谦廉’的校训,‘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校风,一直指引着我。”

神经外科:选择了,就别怕“苦”

“学医、搞临床,去大内或大外,是医学生的‘通病’,觉得干得过瘾。” 杨亚坤坦言,当年考研时,他心仪的两个方向——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移植外科,都是出了名的“难”。



最终,命运和机遇让他走进了神经外科。“神经外科是外科皇冠上的明珠,神经系统解剖复杂而功能重要,疾病谱广,并发症多。” 他解释道,“不仅手术难度超高,还要紧跟神经科学发展,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在他看来,神经肿瘤领域的前辈已将手术技术发展到极致,但“单靠手术远远不够”。“还要懂综合治疗,传统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 杨亚坤坚信一点——“合格的医生,怎能不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好奇?怎能不想搞清机制?”

在这种好奇心以及责任心的驱使下,他在神经医学领域孜孜以求,从不懈怠,只为让自己更加完善,只为能在解决病人病痛的时候,能有更多的办法。

一天 24 小时,被手术和患者填满

杨亚坤的一天,是一个神经外科医生的一天,忙碌而平凡,那满满的日程表,他年复一年地执行了十余年,已经成为了他的肌肉记忆。

手术日清晨 6 点起床,6 点 40 分到医院,7 点 20 分前看完自己主管的患者;

7 点 30 分到手术室核对患者,8 点前交待出院事宜、与同组医生沟通手术方案;

8 点后开始手术,顺利的话 13-14 点结束,否则 15-16 点才能吃午饭;

手术结束后,收新患者、处理术后患者、与次日手术患者谈话;

连台手术是常态,22:30前结束算顺利,周一到周三过了零点到家是常事。

“高强度工作是常态,但看到患者康复,一切都值。” 他轻描淡写地带过这份辛苦。

但也正是这份十余年如一日的坚持,让他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让他收获了病人们的认可,也让他无悔于自己的人生选择。

患者故事:既是伤疤,也是前行的动力

提到印象深刻的病例,杨亚坤沉默了片刻,说起了高中同学的故事——那位曾和他一起爬起来在操场看星星的挚友,在他读博时被确诊为三级脑胶质瘤。

“他身体还好的时候,笑着告诉我,病友圈里有人过世后,剩余的化疗药会低价流转,他自己去病人家里取药。”

“他定期复查、病情稳定时,哭着说‘要是肿瘤复发了,手术找你做’,我笑他傻叉。”



后来,他们在手术室兑现了约定。如今,那位同学走了,他复刻的一套病历放在杨亚坤的书房,时时警醒着他,鼓励着他,让他在从医路上,坚持前行。

杨亚坤说:“我穷尽一生都想治好和同学一样的患者,所以,我如何敢不努力?如何能对患者不心软?如何敢懈怠?”

正是抱着这份心情,让杨亚坤在面对患者时,总是能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医生要做的事情就是,千方百计地让患者获益。

随着无数的患者在他的精心治疗下获得的健康,给他送来锦旗,他终于能对故去的同学说一声——“你看,我始终在努力。”

两位导师:引路者与翅膀

在职业路上,杨亚坤幸运地遇到了两位好导师。

三博脑科医院的闫长祥教授,“待人随和、谦虚,对神经肿瘤专业要求极高”。是闫教授把他领进神经肿瘤领域,在他困惑时给予直接有效的指导。“老师对患者的关爱,哪怕是小事也做完做好,还能从中引申出行医方法和沟通技巧。”

北京协和医院的王任直教授,则 “真的把学生带在身边”,门诊、手术都带着,连实验总结会也从不缺席。“他说临床和科研不是对立的,‘难道系统管理患者后没有疑问?没有经验总结?不想跟同道分享?’” 这些话,让杨亚坤至今受益。

坚守与平衡:低头的麦子最成熟

从医多年,杨亚坤最大的感受是 “临床医生不容易”。“在持续高强度工作和复杂医疗环境下,坚守初心越来越难。” 他坦言自己有过迷茫,甚至想退缩,但“坚持下来,会变得更加从容”。



他笑称自己走了另一个“极端”——“只愿意低头干事情,总觉得自己沉淀不够。” 就像成熟的麦子,懂得低下头。

工作之外,杨亚坤靠阅读缓解压力,尤其喜欢历史。“以史为鉴,明得失,回头再看自己的琐碎,就微不足道了。” 而宽松的家庭环境,让他能全身心投入热爱的事业。

未来:期待更多治疗方案,做合格的医生

“我的规划很简单,做一个合格的神经外科大夫。” 杨亚坤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他更期待的是,“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出现,让医生有更多方法解决患者所求。”

采访结束时,他反复强调:“不要过度拔高,我再平凡不过。有太多优秀的同事更值得宣传。” 这份谦逊,恰如他对自己的评价——低头做事,慢慢成长,遇见最好的自己。

在神经外科的冰与火中,杨亚坤用热爱点燃希望,用坚守诠释医者仁心。他或许不是最耀眼的那一个,却是无数默默奉献的医者缩影——在苦中作乐,在难中前行,只为守护生命的光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到40失业了,该怎么活下去?网友:40岁的你们还好吗? 累吗?

人到40失业了,该怎么活下去?网友:40岁的你们还好吗? 累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7 00:15:09
9月19日世锦赛赛程出炉,央视直播,中国田径队冲击金牌

9月19日世锦赛赛程出炉,央视直播,中国田径队冲击金牌

老牛体育解说
2025-09-19 01:05:40
河北小伙娶小12岁乌克兰绝色美女,结婚11年后,妻子出轨波兰农民

河北小伙娶小12岁乌克兰绝色美女,结婚11年后,妻子出轨波兰农民

青史楼兰
2025-09-16 10:44:15
内塔尼亚胡得罪了不该得罪的国家,“反以军事联盟”即将成立

内塔尼亚胡得罪了不该得罪的国家,“反以军事联盟”即将成立

浩若苍穹
2025-09-19 11:06:04
联合国秘书长带头,要拿五常“开刀”,先从废除一票否决权开始?

联合国秘书长带头,要拿五常“开刀”,先从废除一票否决权开始?

星辰故事屋
2025-09-19 11:02:38
港媒爆料赵雅芝日子挺苦的,被3个儿子长期啃老,71岁还不能老!

港媒爆料赵雅芝日子挺苦的,被3个儿子长期啃老,71岁还不能老!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07-05 09:37:33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8-01 18:30:03
“拆迁潮”又来了?2025年起,这“3类房子”或纳入拆迁,有你吗

“拆迁潮”又来了?2025年起,这“3类房子”或纳入拆迁,有你吗

巢客HOME
2025-09-19 08:25:03
看清楚菲方那10余艘是“撞角”船!撞完就举白旗,根本就不是投降

看清楚菲方那10余艘是“撞角”船!撞完就举白旗,根本就不是投降

硬核Deeper
2025-09-17 12:54:46
陪闺蜜做产检,替她接个电话,我冲进检查室,一脚踹她肚子上

陪闺蜜做产检,替她接个电话,我冲进检查室,一脚踹她肚子上

秀秀情感课堂
2025-09-18 20:55:04
把女人当工具,黄一鸣自曝和王思聪陪玩细节,普通人连想都不敢想

把女人当工具,黄一鸣自曝和王思聪陪玩细节,普通人连想都不敢想

TVB的四小花
2025-09-16 14:45:01
杭州女子氢氟酸中毒身亡,当地称锁定化学品所有者!发现三桶

杭州女子氢氟酸中毒身亡,当地称锁定化学品所有者!发现三桶

南方都市报
2025-09-18 11:46:05
恭喜,广东官宣,签约名帅,52岁,执教国家队,杜锋下课悬念揭晓

恭喜,广东官宣,签约名帅,52岁,执教国家队,杜锋下课悬念揭晓

乐聊球
2025-09-18 11:22:02
iOS26续航大翻身!17ProMax称王7小时58分,老机升级翻车果粉急了

iOS26续航大翻身!17ProMax称王7小时58分,老机升级翻车果粉急了

小8说科技
2025-09-19 12:01:07
媒体报道了就业数据后,网友们通过分析得出了三个结论

媒体报道了就业数据后,网友们通过分析得出了三个结论

清晖有墨
2025-09-19 09:38:19
盘点从俞敏洪手里出走的6位大佬,罗翔最让人意外,罗永浩混最差

盘点从俞敏洪手里出走的6位大佬,罗翔最让人意外,罗永浩混最差

户外钓鱼哥阿旱
2025-09-14 12:20:04
曼城6000万先生终于开窍:近2场独造3球 球迷夸他像小罗

曼城6000万先生终于开窍:近2场独造3球 球迷夸他像小罗

球事百科吖
2025-09-19 07:36:03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如今,谁也救不了44岁的宋小宝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如今,谁也救不了44岁的宋小宝

山河月明史
2025-07-08 14:24:38
是时候说出真相!打越南时损失或超乎想象,从牺牲的名将后代便知

是时候说出真相!打越南时损失或超乎想象,从牺牲的名将后代便知

博古通今天下事
2025-09-03 10:11:52
死定了?郭正亮预言:2026这些人都不敢请赖清德站台

死定了?郭正亮预言:2026这些人都不敢请赖清德站台

海峡导报社
2025-09-19 07:40:05
2025-09-19 12:48:49
河南经济报 incentive-icons
河南经济报
河南省唯一经济类财经大报
47117文章数 103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考研报名:多地明确禁用海马体证件照

头条要闻

男子朋友圈称教育局长因舆情被免职遭行拘:很冤枉

头条要闻

男子朋友圈称教育局长因舆情被免职遭行拘:很冤枉

体育要闻

不会短跑的牙买加人,集体跳槽土耳其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青海一"矿霸"非法填埋万吨危废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口确认:正评估英特尔代工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艺术
健康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手机要闻

iPhone 17系列发售日Air仍延期!eSIM将集齐三大运营商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