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澜昌
星期二的白宫,特朗普又一次签下行政令,把TikTok美国业务“不卖就禁”的期限延长三个月,推到12月17日。这是第四次延迟。看起来,这场看似围绕短视频平台的博弈,早已超越了流量和娱乐,成为中美博弈的一条微妙纽带。特朗普在出访英国前面对记者,信心满满地透露,他和中国已就TikTok在美的持续营运达成协议,周五将与习近平通话,确认所有细节。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既想“保护美国国家安全”,又不想让价值庞大的业务化为乌有的算计。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采访中也为这项协议背书,称它既保护了美国安全,也符合中国利益。中国方面,《人民日报》署名评论称,这是一场“双赢”,强调在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达成一致。两国在TikTok问题上的博弈,表面是技术与投资,背后却是对国际规则、国家利益和软实力的交锋。
新协议将让TikTok美国业务由一组新的外部投资者持股50%,原母公司字节跳动持股低于20%,符合美国国家安全法令规定的上限。甲骨文、安德里森·霍洛维茨、银湖等新投资者将加入,这意味着TikTok美国的营运与技术将被部分“美国化”,而核心的视频推荐算法能否继续使用,也在协议框架中被妥善安排。贝森特表示,这样既保障了安全,也留住了中方利益,可谓“鱼与熊掌兼得”。
内部技术操作上,TikTok计划推出专门服务美国市场的应用软件,分隔美国市场模型和用户数据的技术工作已接近完成,一切准备只待中美最终协议敲定。这不仅是商业安排,更是两国在数字经济、数据主权上的一次微妙博弈。美国要把控算法和数据流,中国要保留技术和投资权益,双方的博弈在表面和平中暗潮汹涌。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次通话不仅仅是TikTok。特朗普与习近平的对话,将为10月底在韩国的APEC中美首脑峰会铺路。除了短视频平台,还有稀土、波音订单和台海问题。这意味着TikTok成了中美高层外交的“破冰棋子”。特朗普会要求确保稀土供应畅通,推动波音订单,而北京则可能提出减少美方对台军售或军事培训。这是一场既关乎科技,也关乎经济与地缘政治的多线博弈。
看似短视频的争议,实际上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复杂逻辑:数据、算法、投资、国家安全、贸易和战略议题交织在一起。TikTok在美的命运不仅决定平台生存,也成为中美关系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两国如何在竞争与合作中寻找平衡。特朗普延长最后期限,表面是拖延,但更像是为通话和谈判争取筹码,既能安抚美国政坛和监管机构,又能给中方留足余地。
在国际舆论上,这份协议被中美双方塑造成“互利共赢”的范例。贝森特强调保护国家安全,而《人民日报》以建设性作风强调中方合法权益和技术审批。看似和平,背后却是利益的精密算计:中方稳住技术主权与投资权益,美方稳住国家安全与市场控制权。TikTok,成了这场复杂博弈的象征,也让全球看到数字经济时代新型国际关系的样貌。
如果周五的通话顺利,TikTok美国业务或将暂时“保住小命”,而特朗普与习近平之间的互动,也可能成为两国下一阶段谈判的风向标。短视频平台与大国博弈交织在一起,技术、经济、政治、战略环环相扣,任何一环出问题,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TikTok的命运,不再只是娱乐和流量的游戏,而是一场高空走钢丝的外交与商业双重考验。
这一切,让人意识到,全球科技巨头、算法和投资背后,不只是商业逻辑,更是国家博弈和战略布局。特朗普、习近平、TikTok、字节跳动、甲骨文、安德里森·霍洛维茨,像一张复杂棋盘上的棋子,任何一步都可能改变格局。短视频平台的流行和数据的价值,正成为中美关系的新焦点,也提醒世界,数字经济的主权与安全,早已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国家战略与外交的交汇点。
这一次,美国延长期限,TikTok暂时获救,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周五两位领导人的对话里。每一条数据、每一行算法,都是外交谈判的筹码,每一次签署和通话,都可能成为国际舆论和市场的风向标。全球都在看,中美如何在合作与竞争之间,用短视频平台的命运写下新的博弈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