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节气,天气转凉,昼夜平分。秋分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民间素有“秋分有三怕”的说法,你知道具体指什么吗?今年天气如何?需要注意什么?一起来看看!
一、秋分怕东风
秋分东风来年旱”,这是小时候,经常听到的农人们念叨的农谚。秋分时节,若是刮起东风,庄稼人常常会皱起眉头。
为什么秋分怕东风?原因很好理解。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应该开始吹西北风,这是正常的季风转换规律。然而若此时出现东风,意味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仍然强势,预示着未来数月可能存在异常气候。
这无论是对人们的生活,还是对越冬作物的生长都不利。
二、秋分怕打雷
俗语说“秋分打雷,遍地生贼。”这句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却蕴含着古人对秋分雷暴天气的深刻认识。
前面一文中,我们详细提过,这句俗语背后的深层含义。按照自然规律,秋分后“雷始收声”,即随着秋天的到来,雷声很少见了。
因为正常情况下,秋分后冷空气增强,暖湿气流减弱,很难形成强对流天气。
若此时仍出现打雷现象,说明暖湿气流异常强盛,冷暖空气激烈交锋,这也往往预示着气候异常。接下来可能出现连阴雨、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影响秋收作物的收割和晾晒,甚至导致粮食减产。
在古代,粮食短缺会引发社会动荡,“遍地生贼”之说虽显夸张,但是也并不是没有道理。而这句话放在如今依旧适用!
三、秋分怕无雨
都说“缺水的秋天,难熬的冬天”。秋分时节,适度的雨水,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为什么说秋分怕不下雨?原因很好理解:
一是秋分前后,正值晚稻灌浆关键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
二是雨水能够为秋播作物(如冬小麦、油菜)提供底墒。
若秋分干旱,不仅影响当年收成,还可能预示着整个秋冬季节降水偏少,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皆不利。
四、今年秋分天气如何呢?
从中国天气网的天气预测来看,23-25日,华南沿海将出现强风雨天气,华西近日仍有强降雨。气温方面,随着降雨的到来,南方高温天气有所减弱。而北方地区,进入秋季,气温开始逐渐转凉,尤其是夜间降温明显,昼夜温差拉大。
整体上看,符合时令规律。但仍需注意,可能存在的异常现象。
五、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生活方面,秋天到,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需要注意预防,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另外,进入秋季,降水有所减少,需要节约用水,尤其是容易干旱的地区,可提前储备生活用水。
农业生产方面,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维护,做好抗旱准备;对于即将成熟的作物,及时做好采收工作,避免灾害天气造成损失。另外,根据节令变化,及时秋播,必要情况下,覆盖地膜保持土壤湿度,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养生方面,顺应天时,养生保健。秋分后昼短夜长,宜早睡早起,饮食宜选百合、银耳、芝麻等润燥之物。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我们一起聊聊。
图片来自网络及AI绘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