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方已开始对外表述——南方不再是“统一对象”,而被视为长期对立的独立政治体;国内行政用图也在逐步“去联结化”。
这不是几句气话,也不是个别媒体的夸张——从平壤对中俄的口头通报、到派出高层学者与官员访问周边国家,再到官方下令更换有“半岛连带”意味的地图,信号已经很明确了。
关于这些事实,主流媒体与情报、区域研究机构有多方报道:中方与俄方在金正恩访华、参加阅兵期间接到其明确表态;平壤已发布新版地图并下令替换此前显示“统一意象”的半岛图版。
下面我不拐弯子,直接说观点:这是平壤在战略棋盘上进行的一次断舍离——把“统一叙事”从国家目标中剥离出来,换成“承认两国并存并长期对峙”的现实主义路线。这种转向背后,有国内安全、对外博弈和制度化意图三重驱动;应对上,是周边国家和美韩联盟不得不重做危机与合作的预案。
金正恩在近期访华与中俄领导层会晤时,向中俄传达了“把南方视为长期对立政体”的立场;中俄官方虽措辞谨慎,但均对朝方表态保持沟通与理解。
平壤内部已下发命令,要求机关、学校等处替换此前含有半岛统一象征的地图,新版地图只标注北部行政区域,南方以“邻国”形式单独标注或呈灰色。多家外媒与朝鲜问题研究机构已采证并跟进报道。
朝方派高层学者及副外长等在外场合反复阐述“放弃以统一为目标”的政策调整,并将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正式表述其长线立场。韩国中央日报
朝鲜国内近年通过教材、媒体与党政指令逐步替换相关表述,把“统一愿景”淡化,强化“主权分治、敌对现实”的政治教育。外媒引述和平壤消息与官方行为记录得以佐证。新闻周刊
在最近一次出席大国活动中,朝方在与中俄互动时强调其核地位与自守策略,要求主要伙伴在公开场合避免把“去核化”作为主要议题。相关分析由情报与研究机构披露。
这五点,足以把“口头变化”变成“制度化动作”的证据链。知道这些事实后,我们才能理解韩国不是一时情绪,而是在做长期布局。
为什么韩国要这么做?
1.内部稳固:消解不确定性,巩固政权叙事。对金正恩政权而言,“统一大旗”长期是吸附国民情绪的工具,但也是变数:一旦统一成为可实现的目标,便会带来外部期待与内部比较。把“统一”从政策高位下放,等于把一个难以兑现的远景变成可控的意识形态演化——减少民众对未来剧变的幻想,转而把政权的合法性建立在“自立”“安全”与“生活改善”的小目标上。
2. 对外博弈:把谈判筹码从“统一”换成“常态承认”。如果朝鲜明确要求外界承认“两个国家并存”的现实,便把某些外交议题(比如外交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裁调整)牢牢钉在“国家对国家”的政治框架内,而不是以“统一前提”作为谈判障碍。这种做法可以降低对方把“体制改变”作为先决条件的空间,从而为朝方争取更直接的经贸与安全收益。
3. 军事与核现实:把核地位与主权诉求写进长线战术。在金正恩最近的成就话语(包括推进固态发动机、强化核地位的表述)中,朝方想把核能力与“不可被动摇的国家地位”绑定。承认两国并存的同时,朝方更能为其军事与核部署寻找“常态化”的政治遮挡。换言之,承认现实有利于把安全需求合法化。
如果平壤把南方定位为持续的对手而非统一对象,那种以“和解→渐进互信→统一”的长期路径就被实质性折断。首当其冲受影响的是已经试图修复军事互信与经济交流的努力,短期可能回到更高的警戒状态。
首尔与华盛顿在面对“两个朝鲜长期并存”的情形,会更注重提升联盟的长期防御与威慑能力:更多军演、更紧密情报共享、更高的军备投入,这对地区军事化是一种倒逼。
对中俄而言,朝鲜撇清“统一叙事”意味着可以更灵活地把朝鲜塑造成“区域稳定器”或至少“可管理的邻居”。这给中俄在能源、投资和安全谈判上提供了新的空间,然而也增加了他们与韩美关系之间的协调难度。
如果各方务实认清现实、建立“可核查、分阶段”的机制(无论是军备透明、边境缓和还是人道通道),那么把问题制度化反而可能带来比情绪化口号更多的稳定性——当然,这是极其依赖信任与第三方监督的路径。
朝鲜这回的口径转变与地图更换并非简单的政治宣示,而是把国家叙事从“统一的承诺”转向“长期共存的现实管理”。这是一次战略层面的重塑:对内巩固,对外要求被认可,并以此为基础谋求制度化利益。对东北亚来说,这既带来新的风险,也可能创造谈判的新契机——关键在于各方能不能用制度工具把不信任转成可核查的规则,而不是继续靠口号与制裁互相打脸。
最后抛个问题给你:如果朝鲜不再以统一为目标,那“半岛问题”的核心议题应该如何重构——以安全为先?还是以经济联结为先?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把你的判断和理由写出来,咱们一起把这盘棋再掰掰。#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