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以色列15架F-35战机空袭卡塔尔,震惊了全球。而在这几天的舆论浪潮里,美国、以色列和所谓的“受害国”卡塔尔,也纷纷站出来表达态度。以色列明确表示,就是要轰炸击杀哈马斯高层;美国说自己知道的太晚了,无法阻止以色列动手;卡塔尔就是谴责、抗议,却全然没有实质性采取措施。这种诡异情况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场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或许是以色列、卡塔尔与美国三方心照不宣的战略表演,可能是借谈判的名义,把哈马斯高层骗出来杀的。
值得玩味的是,以军原本计划在土耳其开展类似行动,最终却选择卡塔尔作为目标。或许不是因为卡塔尔的防御更薄弱,而是由于卡塔尔作为美国乌代德空军基地所在地,防空系统是美国的萨德系统,而不是中国的红旗防空系统。而土耳其则使用的是俄罗斯的S400系统。在卡塔尔动手,依以色列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以色列既能够确保袭击的顺利进行,又能确保冲突不会失控。
说不准,参与袭击行动的以色列战机,返程中的空中加油可能都是由美军基地提供的。
一定程度上来说,主权遭到侵犯的卡塔尔,他的象征性反应,充分暴露了中东这帮“王爷”们的战略困境。长期奉行“小国大外交”策略,既与美国保持盟友关系,又允许哈马斯设立政治办事处,试图在各方势力间左右逢源。卡塔尔每年向加沙难民提供3000万美元援助,既是人道主义姿态,也是对哈马斯的战略投资。但当以色列战机呼啸而至时,卡塔尔所谓的“调解人豁免权”不堪一击。
卡塔尔的软弱并非个案,而是海湾国家的集体困境,它们既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却又渴望在地区事务中拥有影响力,这种矛盾使其不得不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美国在此次事件中暴露的“等级制同盟体系”表明,海湾阿拉伯国家终究只是“二等公民”,其安全利益随时可能被牺牲以换取以色列的战略满意。
这场袭击一定程度上来说,也给我们中国提了个醒。中东几个王爷们对中国军备一直颇感兴趣,也每每愿意花大价钱采购。可在战略合作上,我们有必要清醒认识到,光靠一两次的被轰炸,或者在加沙被种族灭绝性杀戮,是喊不醒中东这帮王爷们的。这帮人的“骑墙”本性根深蒂固。
对我们而言,卡塔尔遭到轰炸事件,是一副清醒剂。中国在中东的能源合作面临着复杂的地缘风险,尽管中东原油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外部能源供应,可一些中东国家的战略摇摆性,注定了他们在重大关键时刻可能会做出一些不确定性的选择。相信我们国家与那些海湾国家打交道时,会建立风险对冲机制,警惕他们在大国博弈中突然转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