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波克
编辑|波克
大家最近有没有听说,美国要在芝加哥搞个超导输电的大项目?说是能做到电力传输零损耗,这可把不少人给震惊了。
咱们国家的特高压技术可是世界领先的,现在美国突然冒出个超导输电,听起来比特高压还厉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引以为傲的特高压技术真的要被美国的新技术给比下去了吗?
液氮降温下的电力革命到底有多神奇
超导输电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让电流在传输过程中一点都不损耗。大家知道吗,咱们家里用的电,从发电厂送过来的路上其实浪费了不少。
就拿最先进的特高压线路来说,电从新疆送到上海,路上也得损失百分之三到五的电量。这听起来不多,可全国一年算下来,浪费掉的电够几百万人用一整年了。
超导材料的神奇之处在于,只要把温度降到零下196度,电阻就变成零了。电流通过的时候就跟没有阻碍一样,一点损耗都没有。零下196度是个什么概念呢?咱们东北最冷的时候也就零下四五十度,而这个温度能把空气都冻成液体。科学家们在1986年就发现了这种材料,到现在已经快40年了。
实现超导输电需要把电缆做成空心的,里面不停地灌液氮来保持低温。外面再包上厚厚的保温材料,就像给电缆穿了件超级羽绒服。这样电流在里面跑的时候就畅通无阻了。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简单?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大着呢。
上海的超导电缆已经悄悄运行两年了
很多人不知道,咱们国家其实早就在搞超导输电了。上海有一条1.2公里长的超导电缆,从2021年底就开始工作了。到2023年夏天的时候,这条电缆已经输送了差不多3亿度电,连续运行了600多天都没出问题。
这条超导电缆虽然只有1.2公里,可本事不小。一条超导电缆的输电能力,相当于普通电缆的四到六倍。也就是说,原来需要六根电缆的地方,现在一根就够了。这对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来说,可省了不少地方。
上海这个项目最让人骄傲的是,从超导材料到制冷设备,全都是咱们自己造的。没有依赖任何国外技术,完全是中国制造。运行两年多来,系统一直很稳定,证明咱们的技术水平确实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可为什么这么好的技术,到现在还只有这么一小段在用呢?原因很简单,太贵了。超导材料本身就比铜线贵好几倍,再加上制冷设备、保温系统,成本高得吓人。
美国人的新点子能行得通吗
美国那边有家叫Veir的公司,想出了个挺有意思的办法。他们不像传统做法那样让液氮在封闭管道里循环,而是让液氮直接在电缆里蒸发掉。每隔一段距离建个回收站,把蒸发的氮气收集起来,重新变成液氮再用。
2023年的时候,他们在马萨诸塞州铺了30米的试验线路。别看只有30米,输电能力提高了五到十倍。这个数字确实挺吸引人的。按照他们的计划,2026年要在芝加哥搞个大规模的商业试点。
可问题是,30米的试验线路和实际应用差得太远了。想想看,每隔一段距离就要建个液氮回收站,这得花多少钱?每个回收站都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人员维护,一旦某个站点出问题,整条线路都可能瘫痪。
美国能源部对这个项目寄予厚望,认为这可能改变整个电力传输的格局。可业内人士都知道,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中间有太多坑要踩。很多看起来很美好的技术,最后都败在了成本和可靠性上。
算算账就知道为啥推广不了
咱们来算笔账。全世界的电网线路加起来有几千万公里,如果都换成超导材料,光材料费就是个天文数字。更要命的是,这还不是一次性投入就完事的。
从新疆到上海,几千公里的线路,要一直保持零下196度。这意味着要不停地往里面加液氮。液氮虽然不算太贵,可架不住用量大啊。每公里线路每天要消耗多少液氮?这些液氮从哪来?怎么运?怎么储存?每个环节都是钱。
算下来,光是液氮的成本,可能就比现在损耗那百分之三到五的电还要贵。这还不算设备维护、人工成本这些。德国在埃森建了1公里的超导线路,美国在芝加哥建了200米的地下超导线路,为啥都这么短?就是因为太贵了,根本铺不起长的。
维护也是个大问题。传统电网出故障了,电工开个车就能去修。超导电网出问题可麻烦了,得先停掉液氮系统,等温度升上来才能检修。修完了还要重新降温,这一来一回,停电时间可能是普通电网的好几倍。老百姓可等不起。
特高压和超导谁也替代不了谁
说到底,特高压和超导输电各有各的用武之地。特高压技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
从西北的风电光伏基地把电送到东部沿海,几千公里的距离,特高压是最合适的选择。技术成熟、成本可控、运行稳定,这些优势短期内很难被取代。
超导输电更适合在城市里用。城市电网距离短、用电密度大,超导电缆占地少、输电能力强的优势就能发挥出来了。
比如在市中心那些寸土寸金的地方,用一根超导电缆代替六根普通电缆,省下的空间价值可能比多花的成本还要高。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40年,全球需要新增或者更换8000万公里的电网线路。这么大的市场,够两种技术都吃饱了。关键看谁能在成本控制上取得突破。
现在核聚变研究很热门,需要大量超导材料来产生强磁场。如果核聚变真的实现商业化,超导材料的产量会大幅增加,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到那时候,超导输电可能真的会大规模推广。
中美两国在超导输电领域基本上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美国有些新想法,咱们有实际的工程经验。谁能率先在成本和可靠性上取得突破,谁就能占据主动。这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技术进步的必然过程。
结语
电力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特高压有特高压的优势,超导有超导的特点。美国的超导输电试点确实值得关注,可说要马上取代咱们的特高压,那还早着呢。
技术进步需要时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咱们既要保持清醒,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实力。毕竟在电力领域,中国已经是世界级选手了。
信息来源: - 国际能源署《2040年全球电网发展报告》 - 美国能源部超导输电试点项目公告(2024年) - 上海市电力公司超导输电示范工程运行报告(2023年)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特高压技术白皮书 - IEEE电力与能源学会超导技术专题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