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特高压会被取代吗?美国超导输电明年试点,迎来零损耗时代?

0
分享至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波克

编辑|波克

大家最近有没有听说,美国要在芝加哥搞个超导输电的大项目?说是能做到电力传输零损耗,这可把不少人给震惊了。

咱们国家的特高压技术可是世界领先的,现在美国突然冒出个超导输电,听起来比特高压还厉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引以为傲的特高压技术真的要被美国的新技术给比下去了吗?


液氮降温下的电力革命到底有多神奇

超导输电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让电流在传输过程中一点都不损耗。大家知道吗,咱们家里用的电,从发电厂送过来的路上其实浪费了不少。

就拿最先进的特高压线路来说,电从新疆送到上海,路上也得损失百分之三到五的电量。这听起来不多,可全国一年算下来,浪费掉的电够几百万人用一整年了。


超导材料的神奇之处在于,只要把温度降到零下196度,电阻就变成零了。电流通过的时候就跟没有阻碍一样,一点损耗都没有。零下196度是个什么概念呢?咱们东北最冷的时候也就零下四五十度,而这个温度能把空气都冻成液体。科学家们在1986年就发现了这种材料,到现在已经快40年了。


实现超导输电需要把电缆做成空心的,里面不停地灌液氮来保持低温。外面再包上厚厚的保温材料,就像给电缆穿了件超级羽绒服。这样电流在里面跑的时候就畅通无阻了。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简单?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大着呢。

上海的超导电缆已经悄悄运行两年了

很多人不知道,咱们国家其实早就在搞超导输电了。上海有一条1.2公里长的超导电缆,从2021年底就开始工作了。到2023年夏天的时候,这条电缆已经输送了差不多3亿度电,连续运行了600多天都没出问题。

这条超导电缆虽然只有1.2公里,可本事不小。一条超导电缆的输电能力,相当于普通电缆的四到六倍。也就是说,原来需要六根电缆的地方,现在一根就够了。这对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来说,可省了不少地方。


上海这个项目最让人骄傲的是,从超导材料到制冷设备,全都是咱们自己造的。没有依赖任何国外技术,完全是中国制造。运行两年多来,系统一直很稳定,证明咱们的技术水平确实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可为什么这么好的技术,到现在还只有这么一小段在用呢?原因很简单,太贵了。超导材料本身就比铜线贵好几倍,再加上制冷设备、保温系统,成本高得吓人。


美国人的新点子能行得通吗

美国那边有家叫Veir的公司,想出了个挺有意思的办法。他们不像传统做法那样让液氮在封闭管道里循环,而是让液氮直接在电缆里蒸发掉。每隔一段距离建个回收站,把蒸发的氮气收集起来,重新变成液氮再用。

2023年的时候,他们在马萨诸塞州铺了30米的试验线路。别看只有30米,输电能力提高了五到十倍。这个数字确实挺吸引人的。按照他们的计划,2026年要在芝加哥搞个大规模的商业试点。


可问题是,30米的试验线路和实际应用差得太远了。想想看,每隔一段距离就要建个液氮回收站,这得花多少钱?每个回收站都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人员维护,一旦某个站点出问题,整条线路都可能瘫痪。


美国能源部对这个项目寄予厚望,认为这可能改变整个电力传输的格局。可业内人士都知道,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中间有太多坑要踩。很多看起来很美好的技术,最后都败在了成本和可靠性上。

算算账就知道为啥推广不了

咱们来算笔账。全世界的电网线路加起来有几千万公里,如果都换成超导材料,光材料费就是个天文数字。更要命的是,这还不是一次性投入就完事的。

从新疆到上海,几千公里的线路,要一直保持零下196度。这意味着要不停地往里面加液氮。液氮虽然不算太贵,可架不住用量大啊。每公里线路每天要消耗多少液氮?这些液氮从哪来?怎么运?怎么储存?每个环节都是钱。


算下来,光是液氮的成本,可能就比现在损耗那百分之三到五的电还要贵。这还不算设备维护、人工成本这些。德国在埃森建了1公里的超导线路,美国在芝加哥建了200米的地下超导线路,为啥都这么短?就是因为太贵了,根本铺不起长的。

维护也是个大问题。传统电网出故障了,电工开个车就能去修。超导电网出问题可麻烦了,得先停掉液氮系统,等温度升上来才能检修。修完了还要重新降温,这一来一回,停电时间可能是普通电网的好几倍。老百姓可等不起。

特高压和超导谁也替代不了谁

说到底,特高压和超导输电各有各的用武之地。特高压技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

从西北的风电光伏基地把电送到东部沿海,几千公里的距离,特高压是最合适的选择。技术成熟、成本可控、运行稳定,这些优势短期内很难被取代。

超导输电更适合在城市里用。城市电网距离短、用电密度大,超导电缆占地少、输电能力强的优势就能发挥出来了。

比如在市中心那些寸土寸金的地方,用一根超导电缆代替六根普通电缆,省下的空间价值可能比多花的成本还要高。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40年,全球需要新增或者更换8000万公里的电网线路。这么大的市场,够两种技术都吃饱了。关键看谁能在成本控制上取得突破。

现在核聚变研究很热门,需要大量超导材料来产生强磁场。如果核聚变真的实现商业化,超导材料的产量会大幅增加,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到那时候,超导输电可能真的会大规模推广。

中美两国在超导输电领域基本上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美国有些新想法,咱们有实际的工程经验。谁能率先在成本和可靠性上取得突破,谁就能占据主动。这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技术进步的必然过程。


结语

电力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特高压有特高压的优势,超导有超导的特点。美国的超导输电试点确实值得关注,可说要马上取代咱们的特高压,那还早着呢。

技术进步需要时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咱们既要保持清醒,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实力。毕竟在电力领域,中国已经是世界级选手了。

信息来源: - 国际能源署《2040年全球电网发展报告》 - 美国能源部超导输电试点项目公告(2024年) - 上海市电力公司超导输电示范工程运行报告(2023年)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特高压技术白皮书 - IEEE电力与能源学会超导技术专题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特朗普干将说了实话,就算大陆收回台湾,美国也不会伤筋动骨

特朗普干将说了实话,就算大陆收回台湾,美国也不会伤筋动骨

通文知史
2025-09-16 13:00:05
【关注】官媒发声:调整公立医院分配制度,医务人员收入应为公务员2倍以上

【关注】官媒发声:调整公立医院分配制度,医务人员收入应为公务员2倍以上

魏子柠说
2025-09-17 00:12:47
艾梅柏送大女儿上学,看上去憔悴不少,绝世神颜也敌不过岁月摧残

艾梅柏送大女儿上学,看上去憔悴不少,绝世神颜也敌不过岁月摧残

照见古今
2025-09-19 18:30:51
20年前,那个抓着飞机起落架从昆明到重庆的14岁男孩,现在怎样了

20年前,那个抓着飞机起落架从昆明到重庆的14岁男孩,现在怎样了

不写散文诗
2025-09-19 11:11:29
iPhone 17 系列正式开售!网友吐槽:都掉漆了

iPhone 17 系列正式开售!网友吐槽:都掉漆了

简科技
2025-09-19 13:51:39
波兰宣布暂不开放通往白俄罗斯边境口岸

波兰宣布暂不开放通往白俄罗斯边境口岸

财联社
2025-09-18 20:42:04
钓鱼男子拖拽鱼竿触碰高压线身亡,供电公司被判赔115万元,塘主赔7.6万元

钓鱼男子拖拽鱼竿触碰高压线身亡,供电公司被判赔115万元,塘主赔7.6万元

红星新闻
2025-09-19 15:37:06
TVB小花拒绝求爱后被辱骂,网友怒斥‘活该你单身一辈子’,本人回复显礼貌

TVB小花拒绝求爱后被辱骂,网友怒斥‘活该你单身一辈子’,本人回复显礼貌

TVB剧评社
2025-09-19 06:53:30
瓜帅讽刺:想对阿尔特塔说若夺冠只因烧钱,当初也这么指责曼城的

瓜帅讽刺:想对阿尔特塔说若夺冠只因烧钱,当初也这么指责曼城的

直播吧
2025-09-19 21:09:02
媒体人:王治郅身份特殊无法全职进入国家队教练组,但每次都有召必到

媒体人:王治郅身份特殊无法全职进入国家队教练组,但每次都有召必到

懂球帝
2025-09-19 09:11:06
难怪被申花抛弃,球迷:这停球技术是职业球员?范志毅可能后悔了

难怪被申花抛弃,球迷:这停球技术是职业球员?范志毅可能后悔了

我就是一个说球的
2025-09-19 22:16:45
王晶不再隐瞒!张柏芝婚变主因不是王菲,而是让她3年怀孕5次的人

王晶不再隐瞒!张柏芝婚变主因不是王菲,而是让她3年怀孕5次的人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8-19 18:51:25
欧冠1场1-5惨败,让土超冠军现形!怪不得能赢穆帅,本菲卡捡到宝

欧冠1场1-5惨败,让土超冠军现形!怪不得能赢穆帅,本菲卡捡到宝

球场没跑道
2025-09-19 10:25:40
17年前,河南一保安娶26岁美国外教,婚后移居海外,如今却已分居

17年前,河南一保安娶26岁美国外教,婚后移居海外,如今却已分居

法老不说教
2025-09-18 17:06:06
中方担心的发生了,300辆列车滞留边境,白俄增兵,中欧班列已断

中方担心的发生了,300辆列车滞留边境,白俄增兵,中欧班列已断

壹知眠羊
2025-09-16 19:30:06
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铭记历史呀
2025-09-17 17:52:21
辟谣!朝鲜发射舞水端中程导弹出错,在山东上空被中国拦截?

辟谣!朝鲜发射舞水端中程导弹出错,在山东上空被中国拦截?

军武次位面
2025-09-16 17:42:56
农妇辱骂法官被罚10万,涉事法院撤销罚款决定 知情者:确有拍到其与法院工作人员发生纠纷

农妇辱骂法官被罚10万,涉事法院撤销罚款决定 知情者:确有拍到其与法院工作人员发生纠纷

红星新闻
2025-09-19 22:08:16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猫眼观史
2024-03-25 14:31:14
田径世锦赛:中国队接力项目分组出炉,男子4x100米与日本同组

田径世锦赛:中国队接力项目分组出炉,男子4x100米与日本同组

懂球帝
2025-09-19 19:27:05
2025-09-19 23:40:49
Thurman在昆明
Thurman在昆明
一个被唠嗑耽误的时尚设计师
74文章数 13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健康
游戏
亲子
教育
时尚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空轨1st》双版本特别好评!在线人数近万人

亲子要闻

怀孕还不到100斤!方媛的惊人孕期状态

教育要闻

杀疯了!三十多所北京顶尖中学学霸,扎堆挤进北工大!

卡其裤+蓝衬衫,简单高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