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产新任 CEO 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最近制定一项降本增效计划 —— 他要求在不损害产品核心品质的前提下,日产汽车需要在 2027年4月削减17亿美元可变成本,而主导这一 降本增效任务的核心人物为富田达三,他早年毕业于东京大学航空学硕士,曾就职于三菱汽车,从事车身设计工作;2004加入日产汽车株式会社;2011年负责英菲尼迪产品开发部经理,2025年成为日产总交付成本转型主管,这个职位是日产汽车在出现巨大亏损后新诞生的职位,对CEO直接负责。因此他也被称为日产汽车的 “成本沙皇” ,据悉他上任之初就要对于美国、拉丁美洲的两家设计中心动手,同时,他还计划缩减欧洲的设计业务,部分设计工作将与雷诺合作。据悉,这些调整将会成为日产全球裁员2万人计划的一部分。
富田达三Tatsuzo Tomita这位高管也亲临一线,通过挖掘细节、革新旧规、优化供应链等多重举措来降低成本。他上任之初就收集了约4000条降低成本的方案,其中1600条已被判定具备可行性,其中一条案例十分引人关注,那就是日产汽车的头枕,据他调查发现,日产汽车头枕零部件供应商的仓库面积堪比两个网球场大小,员工每天需步行3万步才能完成零部件分拣 ,同时各款车型使用不同的头枕品类,不同的头枕又不同的造型,不同的缝制工艺,不同的面料材质,不同的填充物,繁杂的头枕品类不仅增加了仓储空间,物流时间,还大幅提升了人力与时间成本。富田达三提出,他将提案对目前所有日产在售车型进行精简头枕设计方案,以减少不必要的款式差异,这样除了可以降低设计成本外,还可以减少生产流程,直接反映到终端就可以降低仓库规模,让员工步行量也可以缩减一半,仅这一项调整便能实现显著的成本节约,同时不影响头枕的安全防护与乘坐舒适性。
可以看出此次日产汽车在供应链策略的调整,是降本增效计划的重点也是日产汽车“设计简化”策略的具体表现,日产正着手放宽部分产品标准,推动部分零部件通用性,比如部分零件会在雷诺日产联盟车企中采用通用设计,以通过减少 “专属定制件” 的比例,既能提升零部件采购规模,又能降低研发与生产的复杂度。与此同时,日产将目光投向中国供应链,借助中国供应商高效的生产体系与庞大的规模效应,进一步压低零部件采购成本。
富田达三坦言,此前日产为追求销量增长,过度 “扩产冲量”,忽视了成本管控,导致部分车型销量未达预期时,但承担了高额的定制化成本与复杂的供应链体系。数月前日产汽车公布的“设计简化”策略旨在节省约600亿日元,目前日产面临了巨大成本压力,他们希望在“Re:Nissan”复苏计划下将零部件复杂度最多降低 70%,并将加快新车开发周期,下一代车型开发时间将缩短至37个月,比过去缩短 15 个月,而衍生车型缩短至30个月,比之前快 20 个月,同时车型平台数量也将从13个减至7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