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凭借其高光电转换效率、低成本等优势,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应用领域的一项变革性技术,被视为未来太阳能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制备过程中广泛使用有毒有机溶剂,如N,N - 二甲基甲酰胺(DMF)等,这些溶剂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严重阻碍了其大规模工业化进程。
面对这一情况,由中核光电首席科学家、董事、副总经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生忠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翟鹏副研究员、任丽霞学科博士后以及大湾区大学于华教授强强联合带领的团队,从循环经济和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首次开发出以醋酸铅(Pb(Ac)₂)为铅源、绿色醇类为溶剂制备钙钛矿的方法,为解决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过程中的环保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该团队深入剖析了Pb(Ac)₂/钙钛矿转化的各个阶段,揭示了其逐步转化机制:Pb(Ac)₂首先转化为中间产物MAPbI₃₋ₓAcₓ,随后通过阴离子交换反应进一步转化为MAPbI₃。在整个转化过程中,从钙钛矿骨架中去除乙酸根离子(Ac⁻)的环节是整个转化过程中最慢、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也就是速率决定步骤。因此,团队通过引入造孔添加剂(碳酸氢钠,NaHCO₃),精心设计了疏松多孔的Pb(Ac)₂支架结构。这种独特的结构就像为离子搭建了“高速通道”,有效加速了离子扩散以及与有机铵盐的反应。
在本研究中,团队系统探究了Pb(Ac)₂向钙钛矿转化的详细过程,明确了中间产物的形成以及阴离子交换的过程。此外,还引入了一种无机造孔剂,以进一步加速Pb(Ac)₂与有机铵盐之间的反应。值得注意的是,由碳酸氢钠(NaHCO₃)添加剂促进的钙钛矿转化反应显著增强,同时提升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和稳定性。得益于这种优化的纳米结构,经NaHCO₃处理的MAPbI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PCE)达到了22.03%,这是目前使用Pb(Ac)₂制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最高效率值之一,且与使用有毒PbI₂/DMF体系制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相当,实现了在环保前提下不降低电池性能的目标。
这一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环保型制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打破了传统制备方法对有毒溶剂的依赖,而且所达到的高光电转换效率证明了绿色制备方法的可行性,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铺平了道路。总之,该团队的研究为钙钛矿材料的真正绿色合成开辟了道路,有望推动整个太阳能行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文献信息
AuthenticAlcohol-BasedGreen-SolutionProcessingofStablePerovskiteSolarCells
JiarongWu,LixiaRen,YujieZhu,XingLi,YujieLiu,HuaYang,YanruiZhang,JingjingXin,RunkangWang,HuaYu,Shengzhong(Frank)Liu,PengZhai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250335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