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胡雨松
走进汉马科技集团发动机公司位于马鞍山经开区的生产车间,一台台蓝色发动机从自动化生产线上陆续下线。再过不久,这批发动机就将送进整车制造工厂,成为新能源重卡的“心脏”。
与传统重卡采用柴油发动机不同,汉马科技生产的新能源重卡发动机,所运用的是“醇氢”技术。根据甲醇燃烧高效、排放清洁等特点,企业将甲醇燃料与醇氢发动机结合,研发出醇氢电动动力系统,解决了纯电车型续航里程不足、传统柴油动力污染能耗高等使用痛点。
“目前公司已研发出60kW至420kW等不同功率的醇氢电动动力系统,不仅能用在重卡上,还拓展到工程机械、船舶、发电等多个领域。”公司副总经理俞奎表示,技术创新让企业在新能源重卡领域抢占先机,而生产环节数字化转型升级,则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汉马科技生产的醇氢电动动力系统发动机。人民网记者 胡雨松摄
每一台汉马科技醇氢系列发动机缸体上,都印有专属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发动机产品批号等数据都一目了然。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下,从每一块原材料入库到每一台产品出厂,生产全过程都可以通过二维码追溯。“产品生产全都有迹可循,还为车辆后续保养维护提供参考。”俞奎自豪地说。
作为安徽省新能源商用车“链主”企业,汉马科技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研发平台,年产能可达10万台整车和5万台发动机,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前列。得益于“链主”企业的带动,马鞍山市也逐步实现从“重卡领跑”到“客货并进”的战略升级,进一步丰富了汽车“皖军”的产品矩阵。
在马鞍山经开区,同样尝到数字化转型“甜头”的还有华孚精密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孚精密”)。
生产效率提升27%,企业利润提升233%,围绕镁合金材料打造的新能源汽车配件,成功进入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及其配套供应商体系……各类数据跃升,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后交出的完美答卷。
华孚精密工厂数字化信息管理展示区。人民网记者 胡雨松摄
华孚精密展厅内,一块不大的液晶面板上,清晰显示着工厂实时能耗、设备状况、仓储状况等信息。“我们是马鞍山市第一家国家级5G工厂,2021年以来,公司陆续投资8000万元进行数字化升级,年均储存采集近8800万条。”公司数智自联研究院总监卢训印介绍,随着数据采集越发丰富,“数智赋能”的效果也越发显著,“今年前8个月的利润率,已经赶上去年全年水平。”
在龙头企业引领下,马鞍山经开区越来越多的企业有样学样、乘“智”而上,机器人包揽脏活累活、信息大屏一览工厂全局、“黑灯工厂”全天不间断生产……在马鞍山经开区的中小企业里,出现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场景。
今年以来,马鞍山经开区将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新城,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2025年1—7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8.9%。
“马鞍山经开区加快推动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创成国家级5G工厂1家、省级数字化车间16家、省级智能工厂7家。”马鞍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经开区将围绕装备制造产业、绿色食品产业、能源电子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持续发力,积极引导企业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新突破。
点击进入专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