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出租车司机来说,无疑是一次人性的考验。
整整19万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出租车司机三年多的收入。它被遗落在副驾驶座位上,露出扎着银行封签的百元大钞。
但那一刻,31岁的南岸的哥张涛,没有任何犹豫。他做出了和往常一样的选择,物归原主。
月薪4000元的他,用行动诠释了何谓“诚信的底色”;穿梭于山城大街小巷的他,用方向盘上的每一次选择,书写着平凡人的高尚。
在这座烟火氤氲的城市里,张涛用七年如一日的坚守,温暖无数乘客的心,也让“重庆的哥”四个字,成为了这座城市最动人的名片。
01
19万元现金落副驾:
双闪亮起时,他只想着“找失主”
“9月11日下午5点多,那位男乘客一坐上副驾,就把白色手提袋往座边一放,全程盯着手机刷个不停。”时隔许久,重庆市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分公司南岸班组的出租车司机张涛再提起那天的场景,仍会下意识看向副驾边缘——仿佛那只鼓鼓囊囊的袋子,还静静躺在那里。
那天,乘客王先生要去礼嘉天街吃饭,下车时付了53元微信车费,转身就融进了人流。就在张涛重新寻找新乘客时,眼角余光扫过副驾,才惊觉那只手提袋没被带走。“起初以为是几件换洗衣物,伸手一拎,胳膊瞬间沉了一下——这分量,事情绝对不简单。”
他赶紧打双闪停在路边,伸手拉开袋子,两个敞口的纸袋露了出来:一沓沓百元大钞用银行封签扎得整整齐齐。张涛从没见过这么多现金——指尖触到钞票的瞬间,他心跳加速,脑子里却只有一个念头打转:“赶紧找失主,钱丢了,人家说不定要急疯。”
他没敢多耽搁,掏出手机就拨通了公司经理左伟的电话,语气里带着急慌,却字字清晰:“左经理!我捡了一口袋现金,估摸着有几十万,一时半会找不到失主,怎么处理?”
彼时左伟刚下班,一听这话立马往公司赶:“你现在就把车开回办公室,我在门口等你,先把钱护好!”挂了电话,张涛按下出租车的“暂停”键,方向盘一转就往公司奔——沿途的红绿灯好像都比平时长,他时不时瞟一眼副驾的钱袋,生怕出半点差池。
等他把车停在公司楼下时,左伟早已站在办公室门口。两人并肩走进办公室,把现金一沓沓倒在办公桌上清点:19 扎钞票整齐排列。突然,张涛像想起了什么,摸出手机翻到微信付款界面,果然看到王先生留的留言,赶紧把自己的手机号填了上去。
不到五分钟,手机就响了。“师傅!我的钱是不是在您那儿?”电话那头的男声满是焦急。张涛握着手机,语气放得柔缓:“您别急,先说说袋子里有多少现金,还有啥特征?”等对方准确报出“19万,两个纸袋包着”,他才松了口气:“带着身份证来公司吧,钱在这儿好好存着呢。”
02
3000元感谢被拒:
“我要给女儿打个样”
张涛(右一)
当晚 8 点半,王先生匆匆赶到公司。一推开门,他的目光就粘在了桌上的现金上,半天说不出话——那19万,是他准备合伙开餐馆的本钱。“一路上满脑子都是选店面、招员工的事,下车时竟把袋子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朋友提醒才反应过来……”
左伟和张涛陪着王先生核对完身份证,看着他颤抖着把现金重新装进手提袋,悬着的心才彻底落了地。王先生刚把袋子抱稳,就从口袋里摸出3000元现金,硬往张涛手里塞:“师傅,这钱您一定得收下!今天这钱要是找不回来,我不仅损失惨重,餐馆肯定也黄了,您帮了我的大忙啊!”
张涛赶紧往后退了半步,双手摆得像拨浪鼓,语气里没了刚才的急慌,“大哥,这钱我真不能要。捡到乘客的东西必须物归原主,这是我当驾驶员的底线。”他顿了顿,“再说,我大女儿今年刚上一年级,我想给她打个样——做人得守规矩,不是自己的东西,一分都不能贪。”
一旁的左伟也帮着劝:“王先生,您别再推了。张涛不是跟您客气,他开出租车七年,捡过的东西从没要过回报,每次都是原封不动还回去。”王先生看着张涛坚决的眼神,只好把钱收了回去,双手紧紧攥着张涛的手,反复念叨:“您真是好人!好人一生平安!”
看着王先生和朋友抱着钱袋匆匆离开的背影,张涛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笑着跟左伟说:“今晚本来还想多接几单,不过做了这事,心里比赚了钱还踏实。”
03
4000 元工资的“诚信底色”:
手机里存满的都是“心安”
张涛(左一)
张涛每月工资只有4000多元,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全家的开销都指着这方向盘“转”出来。19万,相当于他们全家三年多的收入。有人问他,面对这么大一笔钱,就没动摇过吗?他挠挠头,笑得实在:“‘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我从小爸妈就是这么教的。”
这不是张涛第一次“较真”地归还失物。
七年出租车生涯里,他每年都会捡到数十件乘客遗落的物品。归还失物看似简单,背后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他的手机相册里,存着几十张失物照片:有被雨水打湿一角的笔记本电脑,有挂着小铃铛的儿童书包,还有用红绳系着的金项链。“每次捡到东西,先拍照留证,能联系上失主就立马送过去;联系不上,就找公司帮忙,实在不行就送失物招领中心——不能让人家着急。”
有一次,张涛送外地乘客到重庆西站,乘客的行李箱忘在了后备箱。他辗转多次联系上失主的朋友,又跑到快递点给失主把行李寄了过去,最终物归原主。整个过程花费了大半天时间,相当于白跑了半天车。
还有一回,一位大学教授把笔记本电脑落在了副驾——电脑里存着重要的课题数据,教授发现丢了后急得直跺脚。张涛知道后,立马停了工,配合民警查监控,又跟着去学校核对信息,折腾了大半天,终于把电脑送到教授手里。张涛说,“那时候我就想,虽然少跑了几单,但救了人家的‘心血’,这比赚钱重要多了。”
日子久了,有人说他“傻”:“又不是偷的抢的,捡到就是运气,为啥不自己留着?”张涛从不辩解,只是笑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选择‘心安’——晚上能睡好觉,看着女儿的眼睛时不心虚,这就够了。”
公司南岸班组组长潘鹏总跟同事们笑称张涛是“拾金不昧专业户”,张涛总回答:“不是我特别,我相信每个出租车司机都会这么做,我只是其中一个。”潘鹏记得,在南岸区交运委的指导下,公司每月组织的安全和服务意识培训,张涛总是坐在第一排,笔记记得最认真 ——“他们是重庆的窗口,张涛用七年的坚持,把‘诚信’贴在了这扇窗口上,让外来的人都能看见重庆的暖。”
如今,张涛依旧每天下午出车,深夜才回家。他的出租车穿梭在重庆的大街小巷,方向盘转动时,“拾金不昧”的坚守,带进了每一段行程里。
张涛,一个最普通的名字,一个最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他不是什么大人物,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用七年的平凡坚守,把“诚信” 酿成了山城的一抹暖。在这座烟火气十足的城市里,张涛用最朴实的行动,让“重庆的哥”这四个字,成了动人的“山城名片”——那名片上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方向盘上的温度,和一颗对得起良心的真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