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爆出一则消息:中国互联网监管机构已向国内头部科技公司下达明确指令,全面停止采购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的所有人工智能芯片,并且现有订单也得终止。
9 月 12 日,就在中美准备谈判的节骨眼上,美国商务部突然反手一刀,把 23 家中国实体塞进了所谓的 “实体清单”,其中一大半都是半导体领域的企业,理由又是老一套的 “国家安全”。这操作明摆着就是谈判前先给中方下马威,想在芯片技术上卡中国的脖子。可他们万万没料到,中国这次根本没惯着。9 月 15 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直接宣布对英伟达发起反垄断调查,两天后就放出了停止采购的 “封杀令”,这速度和力度,把美国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会谈后对着镜头一脸憋屈,抱怨中国选的 “时机太糟糕”,可他半句没提美国先动手列清单的事。这就有意思了,美国自己先挥拳头,轮到中国还手就说 “时机不对”,哪有这样的道理?说到底,还是英伟达这棵美国的 “摇钱树” 被薅疼了。要知道,英伟达在中国 AI 芯片市场的份额一度超过 90%,去年光是从中国市场就赚走了 171 亿美元,占它总营收的 13% 左右。更关键的是,特朗普时期美国就跟英伟达签了秘密协议,允许它卖 “特供版” 芯片给中国,但利润的 15% 得上缴美国国库还债,现在中国一出手,等于直接掐断了这条财路。
英伟达这几年在华的操作早就埋下了雷。美国搞芯片出口管制后,它一边乖乖停供 H100 这种高性能芯片,一边又搞出 H20 这种 “中国特供版” 来赚钱。可这特供版纯属 “阉割货”,基于上一代架构,算力比原版砍了一大半,显存和带宽都缩水不少,偏偏价格一分没少要。更气人的是,就算是这种降配芯片,中企下了单还经常拿不到货,产能问题一堆。有企业反映,服务器里装着这种可能藏着 “后门” 的芯片,处理核心数据时天天提心吊胆 —— 毕竟美国靠技术搞监控的例子还少吗?这种把中国市场当 “冤大头” 的做法,早就让国内企业憋了一肚子火。
其实中方的动作早有预兆。今年初美国加强管制后,就禁止 H20 出口中国,当时英伟达就库存积压损失了 55 亿美元。工信部也早就给阿里、腾讯这些大厂打了招呼,要求解释为啥还在用 H20,并且划了 40% 的国产替代红线。到 8 月,英伟达自己都扛不住了,通知三星和安靠科技暂停 H20 生产,几十亿美元的库存砸在手里成了滞销货。这时候中国出手叫停采购,不过是顺水推舟,给这场闹剧画个句号。
最让美国人坐不住的是,中国现在根本不怕断供。华为昇腾 910B 已经在多家互联网大厂替代了英伟达的芯片,寒武纪、海光这些国产 GPU 也在快速迭代。以前英伟达仗着软件生态垄断,觉得中国企业离了它不行,可现在国产芯片不仅性能追上来了,安全可控还没后门隐患。就像当年稀土管制让美国军工头疼一样,这次在芯片领域,中国也拿出了 “你敢卡我,我就敢换” 的底气。
说到底,这不是简单的贸易摩擦,而是技术主权的较量。美国总想靠技术优势拿捏中国,一边把 23 家中国半导体企业列入清单搞断供,一边又允许英伟达卖缩水芯片赚黑心钱,这种双标操作早就行不通了。中国启动反垄断调查、叫停采购,不过是用对等手段告诉美国:想谈可以,但得拿出诚意;想霸凌?那我们奉陪到底。
现在英伟达股价跌得厉害,美国科技行业也开始慌了。他们终于意识到,中国市场不是可有可无的 “备选项”,而是绕不开的核心市场。就像当初美国离不开中国稀土一样,在 AI 芯片领域,美国企业同样离不开中国这个最大的应用市场。特朗普可能没料到,中国这次动真格后,美国自己的企业先扛不住了。
这场技术仗,中国打得有理有据,既维护了企业权益,又加速了国产替代,说到底,是美国的技术霸凌把中国逼上了自主创新的快车道。如果美国还不收敛,继续一条道走到黑,只会让更多中国企业下定决心摆脱依赖,到时候损失最大的,恐怕还是那些曾经垄断市场的美国巨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